捉賊張愛國的閱讀理解材料答案
張愛國的《捉賊》,描寫了主人公在雪天捉賊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賊,讓家人一起出動來抓。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碜劫\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捉賊閱讀材料
天地間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聲。雖然裹著厚厚的棉袍棉褲,但還是無法抵御徹骨的寒氣。我弓腰縮背,雙手緊攏,踩著沒過腳踝的雪,跟著父親走向村外的后崗。父親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氣,說:“今晚一定能捉住那個賊。”
“不就幾捆稻草嗎?大半夜還出來受凍!”我沒好氣地說,我總以為父親是小題大做。
“你說的輕巧,沒了稻草,開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親說著就憤憤起來,“再說了,不要臉的賊你不捉住他,還不知要禍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崗,父親用手電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兩個草堆,頂著厚厚的雪,靜靜地矗立著。我和父親鉆進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著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雖然比外面暖和了許多,但絕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窩,我的雙腳很快就凍得生疼。“今晚不會有賊了吧?”我說——我想讓父親同意我們早點撤退,可父親卻傳出了輕微的鼾聲——他天天勞作不閑,今兒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實在太困了。
不知過了多久,雪停了,卻下起了冰子,紛紛揚揚地撒進草堆洞。草堆洞儼然成了冰窖,沒有一絲溫度。我正要推醒父親回家,卻見一窩微弱的燈光向這邊慢慢移來。很快,我看到了,是兩個孩子,一大一小,提著防風的煤油燈,徑直來到我家大草堆前。
“從里面拉,輕點,別拉倒了草堆。”小個子低聲對大個子說,還揮了揮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嬸啊!我忘記了推醒父親:矮嬸怎么會干這種事?怎么干這種事還帶著兒子小江——小江比我還小一歲啊。
小江雙手抓著一捆稻草使勁往外拉,一個沒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嬸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著拉。小江嘴里卻憤憤地嘀咕著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風中,母子倆僵持著,渾身顫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襖,下身是一件舊單衣,而矮嬸上下身穿的都是破舊的單衣。
矮嬸放下煤油燈,用左手吃力地拉著小江剛剛拉過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壓得太緊,她發(fā)了好幾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終于不忍,上去幫忙,母子倆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們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嬸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卻猶豫著說:“娘,再拉一捆吧,夠牛吃三天了。”矮嬸看看草堆,搖著頭說:“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說完,母子倆就提著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我已經決定不叫醒父親讓他們走了,可父親卻突然醒來,一聲大叫,明亮的手電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開外的母子倆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沖的父親,與此同時,父親剛出口的“不要臉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手電筒的燈光里,矮嬸懷抱稻草,彎著腰,臉緊緊地貼著稻草,一動不動。呼呼的北風已掀翻她單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個地裸露在寒風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無忌憚地擊打。小江更是嚇壞了,提著稻草,渾身顫抖得異常厲害。
“是矮嬸。”我貼著父親的耳朵低低地說。
“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們……”父親關了手電筒,大聲地說,“你們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們算賬……”
回到家,母親還坐在床上納鞋底,問我們抓沒抓到賊。見我們誰也不說話,母親才發(fā)現我們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問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哎,老天造孽啊!”父親長長地嘆口氣說,“你這就起來,給桂香送稻草去……”
“是桂香啊?”母親吃驚地大張著嘴,繼而猛拍腦門,懊惱地說,“我應該早就想到是她娘幾個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親一邊穿著衣服,一邊喃喃地說,“一個女人家,一見人就臉紅,手又不便,還帶著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這冰天雪地的草不夠用,可怎么熬啊……”
此后,每隔兩三天,夜深人靜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將幾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嬸家的門口。
有一晚送草回來,我睡覺做夢,竟夢見矮嬸家的四周長出了青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蓬蓬勃勃,青翠碧綠……
(選自《天池小小說》2013年第1期,有改動)
捉賊閱讀題目
19.小說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臉緊緊地貼著稻草”表現了矮嬸怎樣的心理?(4分)
21.請結合小說的內容簡要分析父親的人物形象。(4分)
22.小說的結尾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捉賊閱讀答案
19.(4分)開頭寫大雪與極寒,渲染了寒冷的氛圍,為人物活動提供了場景;為下文矮嬸偷草做鋪墊。
評分標準:每點2分。
20.(4分)做賊被捉后的害怕心理;無顏面對失主的羞愧心理。
評分標準:每點2分。
21. (4分)答題要點:正直(在雪天里捉賊除害),勤勞(天天勞作),機智(故作沒有看清偷草人),善良(幫助弱者)。
評分標準:每點1分,要有概括有分析。
22. (6分)不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表達出了“我”及家人對矮嬸的美好祝愿,希望她早日擺脫困境,過上美好的生活,寫出了“我”與家人的善良;深化主題,展現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象征的手法,表達作者對如春草般茂盛愛心的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