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題答案
清明時節(jié),哀思寂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原文:
清明節(jié),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緬懷逝者,追思先人:在北川老縣城,萬人公祭遇難者;在北京,
45萬市民祭奠親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習俗如燒紙錢等也有了變化。諸如用鮮花代替紙錢、天堂信箱寄哀思、網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興起。在以《清明上河圖》聞名的開封,昨天舉行的2009清明文化節(jié),諸如蹴鞠、馬球、斗雞、抖空竹等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活動,為前來祭祖、踏青的人們帶來別樣的樂趣。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談到清明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從掃墓的習俗看,清明無疑是令人傷感的節(jié)日。又因為,寂靜的春天,萬物吐舊納新,滿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剛剛蘇醒的泥土的氣息,在這樣美好的季節(jié),人們怎能不去懷念那些不能與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而且,于國于家,總有一些生離死別的人和事,值得銘記。
然而,清明帶給中國人的意象與價值,遠不應止于此。雖然今天,它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jié)日。
從時間上看,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最初只是一個節(jié)氣,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間才與寒食合并,漸漸演變成懷念祭祀家族先人的節(jié)日。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清明也漸漸被賦予了更多意義與內涵。
如有文史學者指出,清明除了讓活著的人向逝者遙寄來自塵世的哀思與溫暖,同樣負載著塵世間最高貴的價值與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與“政治清明”等三重境界:
其一是來自天地自然的“清明”。按“歲時百問”的說法: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人是社會存在,同時又是自然存在?;叵肴耸篱g的萬般美景,還有什么比得上那樹底清風、明月萬里,更讓人心曠神怡?
其二是來自心靈境界的“清明”。哲學家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關乎生命的節(jié)日,它讓人從紛紛擾擾的空間之維回到時間之維,追思過往,省思現在,念想未來。每一次掃墓都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它不僅掃去逝者碑上塵埃,更掃去活人心里的塵埃,讓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歸內心世界的寧凈與“清明”。
其三則是“政治清明”,這也是人們最易忘卻的一種“清明”。“清”就是法制與規(guī)章明晰,就是清廉無貪腐;“明”則是光明正大,是陽光政治。君不見,在古代中國,為官者的大堂之內都會以“明鏡高懸”標榜。雖然腐敗并不因此銷聲匿跡,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政治理想--雖未能至,心向往之。
從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樣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義,既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又包括尋回人心的價值與內在的安寧,以及為此必須尋求的制度上的保障。
清明時節(jié),哀思寂寂。面對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濃,傷感總難免。然而,如上所述,哀傷不是我們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還有更廣闊的自然訴求、精神理想與政治內涵。清明連接生者與死者,連接生態(tài)、生命和生活。在此意義上,以營造和諧、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義,有必要重申 “清明”所負載的三重理想。
《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題目:
1.以下各項中,不能表現清明“負載著塵世間最高貴的價值與理想”的一項是( )
A.清明時節(jié),萬物的生長,都清潔而明凈。
B.清明是關乎生命的節(jié)日,讓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C.吏治清明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政治理想。
D.清明讓人們向逝者遙寄來自塵世的哀思與溫暖。
2.從全文看,清明節(jié)的意義和內涵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
3.作者為什么要“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
《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答案:
1.D
2.(1)起初是一個節(jié)氣。
(2)繼而演變成懷念祭祀家族先人的節(jié)日。
(3)后來被賦予塵世間最高貴的價值與理想,暗合了 “天地清明”“人心清明”與“政治清明”三重境界。(意對即可)
3.(1)因為清明是可以省思的日子。
(2)有廣闊的自然訴求、精神理想與政治內涵。
(3)連接著生者與死者,生態(tài)、生命和生活。
(4)有助于營造和諧、自由而美好的世界。(意對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重申清明的三種價值與理想》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相信這些對你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