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咖啡間:辦公室的寂寞
面對職業(yè)發(fā)展和職場人際關系的困惑,小齊經過兩個月的考慮,最終走進了心理咨詢室。
小齊今年34歲,男性,研究生學歷,已有8年的工作經歷,兩年前從研發(fā)部門調入綜合辦公室工作。
“自從進入綜合辦公室工作,就像進入了原始森林,只聽到腳步聲和低聲的耳語聲,這里的白晝靜悄悄。”
“這對你有什么影響嗎?”我問道。
“倒沒什么影響,自己干自己的事,只是精神很差,每個人防御的很嚴,彼此很客氣,沒有生氣。”
“你所希望的職場人際關系是什么?請你用5個形容詞描述出來。”
小齊想了想在紙上寫到:“熱情、謙讓、有禮貌、真誠、善解人意。”
我又遞給小齊一張紙,請小齊寫出現在辦公室的人際關系現狀:“刻板、有禮貌、沒生氣。”
小齊接著說:“最叫人生氣的是,我有不明白的事去問這里的‘老人’,他們支支吾吾的,好像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一樣。我一片真心對待他們,那些人怎么都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呀!”小齊舉了一個填表的例子,有幾項不明白的地方請教別人,并沒有得到清晰的答復,結果上報的表格不合格。
小齊疑惑地問我:“這樣的環(huán)境怎么才能處好關系呢?”
我并沒有馬上回答小齊這個問題,而是反問他:“你剛才寫的5個形容詞,最想要的是哪一種情況?”
“最想要的是善解人意。”小齊不假思索地回答。
談話中,小齊講到27年前去少年宮報名想學舞蹈,可媽媽爸爸堅決反對,讓他上他不喜歡的書法課。
“那時候,我天天含著眼淚去學書法。”小齊說。
“在你的記憶中類似這樣被拒絕的事還有嗎?”
小齊回憶了小學四年,他與班主任關系很好,五年級換班主任時經常無緣無故地被批評。上初二時,班主任是個教語文的女老師,小齊喜歡寫詩給這位班主任看,可班主任十分兇惡地對他說:“寫什么詩,趕緊把精力放到學習上。”
心靈解密
小齊完整的形象在我心中越來越鮮明,對小齊理解的程度也越來越深刻。小齊在職場上的人際關系最大的問題是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這與他成長的經歷有關系。少年宮報名被父母拒絕,小學、初中老師對小齊的批評,都讓小齊體會到挫折和失敗。家長和老師當時也沒有發(fā)現小齊的感受,所以沒有及時修補小齊的挫折和失敗感覺。于是小齊帶著這樣的負性情緒在成長。小齊對環(huán)境越來越敏感,對自我評價越來越低。小時候不知道拒絕和批評的意義是什么,小齊只是體會到沒有人喜歡和理解他,這種感覺帶到成年時,就會有被拋棄的感覺。小齊曾講述:“我是一個不被人愛的人,就像一個邊緣的人一樣。”
從客體關系理論講,小齊內化了一個被拒絕、被拋棄的客體。他內化的這個內在客體,時時提供他一個不真實的感受,即被拒絕。從認知療法理論來講,小齊有一個不被人愛、不會成功的圖示,導致小齊對自我評價越來越低。
走出困境
無論如何小齊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首要問題是小齊要弄明白他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小齊最想要的善解人意,到底是別人對小齊的理解,還是小齊對別人的理解?如果是小齊要求別人都能準確地理解自己,那么小齊自己要做出什么舉動才能達到這個效果?其次,經過幾次談話,小齊已明白現在被拋棄的感覺還是幾十年前的那種體驗,多年前的體驗還左右著現在的情緒,顯然是不合理的。
經過幾次咨詢,小齊已輕松了很多,小齊越來越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我建議小齊重新修改小時候負性意象,用現在自己強大的意象代替當初負性意象,并想象現在的自己有能力去幫助父母和小學、中學老師,改正他們的不合理的作法,并原諒他們。
另外與小齊討論建立良好的職場人際關系自己要做到傾聽和理解他人。同時要培養(yǎng)自己其他興趣的能力。興趣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能轉移當前的苦悶心情。小齊說:“韓老師,我明白了,我不能一味要求別人必須理解我,這是一種不合理、絕對的要求,我也要主動地理解別人呀!同時我還要發(fā)展其他的能力,這樣就不會有現在苦悶的心情了。”小齊笑了,看到小齊向積極、正性方面轉變,我也由衷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