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勢與政策南海問題解析
2017形勢與政策南海問題解析
南海問題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確實需要各方以合作的姿態(tài),通過溝通和協(xié)商來妥善處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形勢與政策南海問題,希望你們喜歡!
2017形勢與政策南海問題篇1
一、南海問題升溫的原因
中國擁有對南海諸島的主權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二戰(zhàn)”之后相當長時期內,南海周邊沒有任何國家對我國在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權提出過異議。20世紀70年代末,特別是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沿岸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的管轄權,南海周邊國家據此紛紛提出各自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主張,并公然把其主張范圍擴大到我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有的甚至侵犯我領土主權,并與我國在南海主張的管轄海域形成大面積重疊。近30年來,中國南海一直是國際爭端最多的海域。
關于南海爭端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南海地區(qū)島嶼主權和專屬經濟區(qū)劃分等引發(fā)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劉楠來研究員指出,南海爭端概括地講有三個方面:一是島嶼的領土主權之爭。二是海域的劃分涉及國家的主權權利與資源。三是南海航行的問題。我國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有島嶼領土歸屬和海域劃分的爭議,在航行方面還涉及美國、日本等國。所以,南海問題具有復雜性,爭端的類型多,涉及的國家多。美國在1995年專門對南海問題發(fā)表聲明,表示美國在南海享有利益,要求保證美國在南海航行自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賈秀東特聘研究員表示,由于發(fā)現南海有石油,現在對南海油氣儲藏的估計一直在增加,所以有些國家出于經濟的需要,也對本來屬于中國主權的島礁及有關海域提出一些要求。實際上,南海問題不光是油氣資源的問題,還是一個戰(zhàn)略通道,所以,它也具有比較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
關于近期菲律賓主動挑起黃巖島爭端的原因,部分學者主要從菲律賓的內政外交以及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予以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金燦榮教授認為,此次南海爭端升級源于菲律賓誤判形勢:第一,美國的介入,讓菲律賓存有幻想;第二,國內經濟較為糟糕,菲律賓想把注意力引向國外;第三,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變了,尤其是自主設計的“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鉆成功。中國航母平臺的海試成功,預示著南海方面有了更為立體的防護,所有這些都促使雙方的關系發(fā)生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許利平研究員表示,菲律賓三番五次地挑釁中國,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國內經濟形勢,另外一方面是給美國重返亞太充當馬前卒,“拉大旗扯虎皮”。美菲“防務條約”不過是兩國用來牽制中國的一張心理牌,看穿了它的本質后,中國就不必對美國因素顧忌太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董漫遠研究員分析,菲律賓南海問題的關注急劇升溫的主要原因:一是急于獲取海洋油氣開采的經濟利益。二是菲律賓政府在發(fā)展國內經濟民生、應對伊斯蘭武裝方面都很乏力,需要轉移矛盾。
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快速發(fā)展以及中國長期推行的周邊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海周邊國家的挑釁行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高祖貴教授指出,南海問題成為熱點有兩個基本原因:一是因為中國強大了,所以美國會尋找可以制約中國的因素。二是中國越來越強,周邊一些國家的焦慮感和不安感越來越強。目前中國還沒完全強大起來,這些國家只有利用現在這個時期,盡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需求和利益主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不僅會使我們國家的整體發(fā)展受到影響,而且過去用十幾年的時間構建的與東盟國家基本穩(wěn)健的框架也會面臨著崩塌。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認為,中國對周邊國家曾長期采取了懷柔與羈縻政策,就是我們給周邊國家一些物質好處,
從而實現睦鄰友好,實際上就是花錢買平安。但是,當長期單純采取所謂懷柔政策時,有些周邊國家就會采取騷擾政策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目前,南海區(qū)域島嶼歸屬、專屬經濟區(qū)的劃分爭議頗多,部分學者認為,正是法理界定存在交叉與爭議,導致主權爭議升溫。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少將認為,從法理上講,南海問題非常復雜,因為中國宣稱的九段線在法律上不明確,九段線屬于是中國的專屬經濟區(qū)線、領海線還是國界線存在爭論。但是越南通過的法律,就是專屬經濟區(qū)的法律,已經把本來屬于中國九段線以內劃走了117萬平方公里。菲律賓也是通過領海專屬經濟區(qū)法劃定了專屬經濟區(qū)范圍。專屬經濟區(qū)最主要的就是捕魚區(qū),由于中國現在講的是在傳統(tǒng)海疆線以內捕魚,但是從我們國家法律上又找不到,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爭端。劉楠來研究員認為,我國并不缺乏可為南海諸島屬于中國領土提供有效法律依據的國內法律規(guī)定,現有的法律在這方面已有明確規(guī)定。中國未來需制定“海洋基本法”可以把我國的海洋戰(zhàn)略和海洋政策法律化,進一步明確我國的海洋權利主張和我國在海洋事務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則,這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海洋法制和海洋管理體制。
二、南海問題中的美國因素
近年來,美國由于兩場戰(zhàn)爭的消耗和金融危機的沖擊而不得不在全球調整戰(zhàn)略布局,針對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東亞地區(qū)日益顯著的戰(zhàn)略地位,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加大在東亞地區(qū)力量投射的步伐逐漸加快,這一切都在影響著南海地區(qū)相關國家對形勢的判斷和對外政策的設計,并對南海局勢的緊張起到了直接的推波助瀾作用。
部分學者認為,美國的對華外交戰(zhàn)略,導致近期南海局勢的升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認為,近兩年南海如此多事,首先要看美國在這一區(qū)域對華的外交戰(zhàn)略。美國在整個亞太的外交,就是力圖在該區(qū)域爭取朋友。特別是從2009年開始,美國這一外交攻勢非常明顯,就是在亞太贏得更大的外交影響,減少中國外交在亞太的影響力。在周邊國家最近持續(xù)反復地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qū)鬧事,背后都能看到美國的影子。總的來看美國是積極、有節(jié)制地鼓勵支持周邊國家對中國保持低烈度的制約,同時確保自己不要有大麻煩。閻學通教授認為,美國現在想要加強在亞太地區(qū)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存在。中國的實力在上升,如果美國不加強它在該地區(qū)的實力,就等于是相對下降。美國希望維持在東亞的主導權,而不想與中國分享。然而,美國心里想要加強在東亞的存在,但面臨著物質實力的力不從心。第一,經濟上正處于困難時期。第二,軍事上美國正在進行著三場戰(zhàn)爭,無法向東亞增兵。這就造成了一種困局:美國希望加強在這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存在,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雖然南海緊張局勢背后有美國的身影,但是部分學者指出,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具有復雜性。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龐中英教授認為,從美國的角度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主張南海問題“多邊化”,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與東南亞國家站在一邊。第一,奧巴馬政府一直高調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試圖占據國際道義高地。第二,美國講的南海問題“多邊化”是指大多邊,是超越了地區(qū)的國際“多邊化”,是自私的,即為不是南海和亞洲國家的美國勢力干涉南海問題提供工具。第三,從外交上看,這也不是公開與中國叫板,而是向中國提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李家泉研究員認為,中國南海的糾紛與美國無關。美國并不是當事國,只圖攪局而已。美國不愿意看到中國的和平崛起,總是千方百計挑撥中國與中國鄰近的周邊國家的關系,給中國制造麻煩。美國在南海的總戰(zhàn)略是不戰(zhàn)不和。美國不想在南海發(fā)動戰(zhàn)爭,實際上也沒有這個力量,這樣的戰(zhàn)爭對美國并無任何好處,但美國又總想制造一些矛盾,讓亞太地區(qū)國家互相對立、互相防范,從而都向美國這方面示好。董漫遠研究員認為,2012年4月底,菲律賓外長和防長共同訪美,美菲2+2會議召開。但美國對黃巖島問題的“不干涉”表態(tài),似乎并未讓菲方如愿以償。美國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該問題。這個表態(tài)打擊了菲律賓的
氣焰。它是美國從全局出發(fā),經過慎重考慮,正確認識了美中關系意義之后的一個表態(tài),而非腦袋一熱的宣言。這表明美國很重視和中國的關系,畢竟美中關系是美國雙邊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個。
由于美國在南海問題立場上的復雜性,針對近期菲律賓在黃巖島區(qū)域的挑釁行為,董漫遠研究員分析,菲律賓方面可能有三大“錯誤考慮”:第一,錯誤估計了《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可能產生的效能。第二,錯誤估計了美國重返亞太的含義,他們以為美國會支持菲方,會表示黃巖島是菲律賓的,但美國并未給予如此表態(tài),這對菲律賓的打擊不小。第三,錯誤估計了中國捍衛(wèi)主權的信心??傊?,菲律賓實際上單方面“放大了美國的影響力”。
盡管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經常指手畫腳,給相關肇事國家鼓勁打氣,但是美國的底線還是比較清晰的。張召忠教授認為,在近期的南海爭端中,美國的主要態(tài)度是中國不能妨礙美國在中國領海以外海域的航行自由。因為美菲軍事協(xié)定不包括黃巖島,菲律賓如果和中國發(fā)生武裝沖突,美國不會動用1951年簽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和1998年簽訂的《部隊訪問協(xié)定》,這兩個條約都不賦予美國這樣的責任,沒有這個責任保護菲律賓在美菲軍事協(xié)定劃定的界限以外實行這樣的防御任務。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孫哲教授認為:雖然美菲是軍事同盟關系,即使中國開火,打的也不是菲律賓而是被菲律賓宣稱擁有主權的黃巖島;即使是教訓菲律賓也只能算是局部沖突。
三、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應對策略
目前,南海島嶼的“聲索國”過多,權利要求互相交叉,以及外部勢力的介入傾向,都對中國解決南海問題帶來了重大的挑戰(zhàn)。中國需要在時間進度、政策力度和具體措施等方面認真籌劃,以期緩解南海局勢,乃至妥善解決南海爭端。
部分學者認為,對中國而言,南海問題久拖不決,未來妥善解決的難度更大。閻學通教授認為,對于南海領土爭端,應盡快著手談判解決,無限期拖延對中國弊大于利。上海合作組織的發(fā)展歷程有兩大經驗可供解決南海問題借鑒:第一,邊界問題的解決不以發(fā)展經濟關系為基礎。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經濟關系的規(guī)模都不大,但在主權問題、政治關系和戰(zhàn)略關系上卻是非常可信任的伙伴,而與美國、日本這些重要的貿易伙伴的政治關系都不算友好。同樣,過去十年,中國與東南亞這些“聲索國”經濟關系有了巨大發(fā)展,給他們提供了單邊免關稅待遇,結果是矛盾依舊,政治和戰(zhàn)略關系依然疏遠。第二,主權爭端的解決應該著手于主權問題的談判,不要寄希望于無限期的拖延,否則對我們不利。
針對中國民間對以武力解決黃巖島乃至南海問題的呼聲,部分學者認為應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妥善解決南海問題,盡量不要訴諸武力。金燦榮教授認為,在國家戰(zhàn)略層面,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立場,但是不要給外界造成誤解,把“和平發(fā)展”理解為“放棄武力”,把“外交優(yōu)先”理解為“維穩(wěn)優(yōu)先”。我們要給自己的政策和主張留有一定的模糊空間,不能讓對方一下子看透底牌,這樣才會避免對方的一些小動作。張召忠教授認為,中國永遠不會放棄使用武力,但除去軍事之外還有很多工具。目前可以采取以下辦法解決黃巖島問題:第一,中菲可就黃巖島周圍捕魚問題進行談判,劃定一個中國和菲律賓的漁區(qū),避免以后的沖突,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中國和越南在北部灣的談判。第二,2012年4月菲方就15個區(qū)塊進行招標,主要是油氣開發(fā)向世界招標,但是其中3、4、5區(qū)塊深入中國傳統(tǒng)海疆線以內,中國應該就三個區(qū)塊和菲律賓方面進行商談,合作開發(fā)這三個區(qū)塊油氣。第三,中國在自己主權的地方,比如黃巖島瀉湖,可以建造大型的互相連接的浮箱,形成海上平臺,使之可起降飛機、船舶卸泊以及補給物資的儲存基地。劉楠來研究員指出,我國一貫實行和平外交政策,所以采取戰(zhàn)爭手段解決南海問題是不可取的。政治方法是我國確定的解決南海問題的基本辦法,但從實踐看,用這個辦
法不是很容易。我國至今不主張把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等方面的爭端提交第三方來用裁決的辦法解決。隨著主客觀形勢的變化,將來未必不可以考慮利用法律方法來解決南海爭端。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王新俊研究員指出,盡管中國擁有相對的軍力優(yōu)勢,但為了維護南海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盡量減少或避免擦槍走火的幾率。
在是否考慮以武力手段解決南海問題方面,與以上學者觀點形成對比的是,部分學者認為應做好軍事斗爭的準備。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李國強研究員指出,要做好必要的軍事準備。解決南海問題要盡量避免通過軍事手段和第三方仲裁來解決。立足于外交,是維護南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必然要求,盡管目前非常困難,但只要各方恪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確定的原則,這一目標并非不能實現。南海爭議是雙邊問題,將這一爭議訴諸國際法庭,實際上會助長國際化。在尋求政治解決爭議的同時,也應該做好適時收復被占島礁的準備。國防大學戴旭教授認為,中國的自信應體現在理直氣壯地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利益本身就包含了懲罰。當如果有外國軍艦和我們漁船發(fā)生爭端的時候,應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警告,第二驅逐,第三殲滅。針對中國對南海島嶼控制力尚待提高的現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應切實提高對南海島嶼的實際控制能力。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少將認為,為防止國家利益蒙受更大損失,應盡快做好以下幾件事情:第一,制定經略海洋和南海的國家戰(zhàn)略。第二,完善國家安全決策體制。第三,擴大在南海的經濟存在。擴大經濟存在主要包括:在南沙有爭議的海域勘探和開采油氣;開放旅游;充分利用聯合國的授權,擴大永暑礁的設施,把海洋水文等領域的研究做大做強;加強南海海域的勘探和調查;爭取話語權等。許利平研究員指出,與有爭議的島礁不同,黃巖島無論是從法理上還是現實上講,都歸中國所有,因此中國在黃巖島問題上的核心就是要強化主權意識,通過建設人工設施等方式,固化黃巖島主權。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中國應該在官方上保持低調的同時,在輿論上則應盡量高調,在國際社會發(fā)出更多聲音。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提出組建海岸警備隊的建議,并考慮在黃巖島設立永久設施和相關的保護力量。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李杰研究員認為,中國需要有一支海洋警衛(wèi)力量,要加強維護海洋權益的力量。戴旭教授認為,南海問題短期內徹底解決的可能性不大,為做到既維權又維穩(wěn)這一困難的平衡,中國可以效法歷史上屯田戍邊的做法,在南海成立生產建設兵團。南海是中國最大、流失最嚴重的國有資產,也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之一。組建南海生產建設兵團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
總之,南海問題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確實需要各方以合作的姿態(tài),通過溝通和協(xié)商來妥善處理。長期以來,我國從和平發(fā)展的世界大局出發(fā),從亞太地區(qū)穩(wěn)定與繁榮的地區(qū)利益出發(fā),一直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原則,對目前多數島礁被相關國家占領、油氣資源被掠奪的現狀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并探索用雙邊協(xié)商的辦法逐步解決島礁和海洋劃界爭議,這是此前南海局勢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根基所在。只有相關各方真正致力于維護南海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才能把南海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和平之海。
2017形勢與政策南海問題篇2
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近年來東南亞幾國對南沙各島嶼問題的爭議成為南海問題的焦點,中國主權問題受到嚴重的損害。
一、南海問題的由來及現狀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無論從南海諸島的考古發(fā)現還是從歷史典籍,都證明了這一客觀事實。在二戰(zhàn)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際社會也都承認中國隊南海諸島的主權。但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地質考古發(fā)現我國南海地區(qū)儲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后,相關的周邊國家開始蠶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島礁。而1982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上獲得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加刺激了這些國家對南海諸島的分割占領。這些國家利用《海洋法公約》中的某些對其有利的條款,在南海領土主權問題上與中國公然抗爭,大大提高了南海問題解決的難度,從而逐漸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勢。目前,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在中國政府管轄之下。南沙群島雖然主權屬中國,但189個已有命名的島、礁和暗灘、暗沙中,中國僅控制著9 個島礁,其中包括臺灣控制的太平島,大部分島嶼都不在中國控制之中。這些國家包括: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些國家無視我國主權,開始分別在所占據的島礁上修建飛機跑道,建漁港、燈塔和旅游觀光點,并紛紛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開采南沙地區(qū)的油氣資源。一些國家自從涉足這一海域后,短短十幾年時間,已從南海獲取了重大經濟利益,有的甚至從貧油國變成了油氣資源出口國。各國對中國漁業(yè)資源的掠去是驚人的,并且還經常抓捕中國漁民。
南海問題絕不僅僅事關資源、領土或者主權的問題,更在于大國戰(zhàn)略的實現、保證國家崛起的空間與長久的國家安全,南海問題事關國家安全。對于中國來說,南海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緣價值,它是我國東南部戰(zhàn)略防御的前哨陣地和華南地區(qū)的海上屏障。對于東南亞相關國家來說,南海問題主要包含著主權、領土、資源之爭奪。
二、我國應逐步對南海問題采取的策施
1、經濟政策
通過發(fā)展對東盟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加大東盟各國對我之經濟依賴。
首先,我們當然不需要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達到與南海各相關國實現政治統(tǒng)一的目標,但通過發(fā)展東盟與我國的經濟貿易,可以大大加強南海各相關國的在華利益,從而增強其對華的經濟依賴。這對于中國在南海爭端較為不明顯的時代,可以隨時約束相關國家在此問題上不輕易作出冒進的政策舉措。而日后在南海爭端激化的情況下,則也給中國增加了一份籌碼,中國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對南海各相關國家進行經濟制裁,這對于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的相關國家來說,將造成極大打擊,控制其經濟。
其次,中國應當積極與東南亞努力建立共同開發(fā)海洋資源,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fā)的合作機制,在不同的國際市場梯次中實現進一步的合作。以“海洋開發(fā)為例,如果各國能夠從海域管轄權劃分、油氣田勘探開發(fā)、資金投入、技術開發(fā)、產品加工等多個層面探討對爭議海域油氣資源的共同開發(fā)問題, 那么在外部環(huán)境日益改善的前提下 , 南海問題爭議各方將很可能在海洋資源開發(fā)領域形成多領域、深層次的合作。一旦這種合作形成,經濟的力量將把東盟與中國緊緊捆綁。而隨著南海相關國家在這一領域經濟利益不斷擴張,它將很難離開南海。而中國根據現有的南海開發(fā)狀況,保持對南海資源的較低依存度,就可以使中國在南海爭端激化時游刃有余,處于相對優(yōu)勢的地位。
2.外交政策
在南海爭端中,美國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區(qū)外角色。中國欲解決南海問題,首先必須排除或者盡量減少美國在此區(qū)域的干預和對我國在南海行動的阻撓。美國通過與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軍事合作,加強在此區(qū)域的軍事存在,爭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導權,以南海問題為契機打壓中國的崛起。但是中國實力的增強和在國際上政治大國地位的確立是無法遏制的,美國急需中國在諸多重大國際事務中對其予以支持。因此,我認為,中國對于美國的外交政策應當:1、盡可能發(fā)展與東盟各國的友好外交關系,如召開 “東盟外長會議”、“東盟首腦會議”,發(fā)展“東盟10+3”等經濟合作,排擠美國在此區(qū)域的勢力;2、在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對美國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問題上對我國的支持。此外,因盡量發(fā)展海軍,弱化美國在此區(qū)域的軍事優(yōu)勢。中國的崛起必將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利益,從而排擠美國
3.軍事政策
首先,應加快建設航母、新型核潛艇和大型海上作戰(zhàn)艦艇,加強遠洋作戰(zhàn)能力。以中國目前的海空軍實力,尚不具備遠洋作戰(zhàn)的能力,完全無法與美國抗衡。一旦美國介入南海事端,則中國將處于極端劣勢的地位。
其次,與南海各相關國家展開廣泛的非傳統(tǒng)安全的合作,促進軍事互信,通過軍事合作,打擊該海區(qū)的海盜,展示中國海軍實力,對南海各相關國家產生威懾作用。
4.政治策略
首先應通過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各領域加強與臺灣地區(qū)的友好關系。
大陸與臺灣關系的友好發(fā)展,可以逐漸打破美國對華的軍事遏制,而且,兩岸的友好發(fā)展將大大有利于南海問題的解決。大陸應力求與臺灣達成共識,在軍事上加強合作。甚至共同在太平島駐軍,這對于南海相關國家的威懾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加強全國人民的海權意識,保證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足夠的群眾基礎,減少在非正常時期的輿論壓力和政策執(zhí)行難度。
三、 中國政府南海政策的執(zhí)行阻力
1.大國的介入,南海地區(qū)國際形勢復雜。南海各相關國家為造成既成事實,加緊對南海資源的開發(fā),借助美日等國家的力量抗衡中國;其次,南海是重要國際貿易通道,主要各國(美、日、印、歐)在此有重要利益。而且,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地區(qū)不穩(wěn)定、中國的崛起,美國加緊對中國的遏制等因素,利益糾纏,國際形勢復雜。
2.南海爭端復雜。南海的爭端,不僅僅在于南海相關國家對南海的資源開發(fā),更在于對我主權的侵犯,使“主權在我”的前提形同虛設。各國在所占的島嶼上修筑機場、跑道、燈塔,并通過各種?;ò福瑹o視本國政府的一再警告,肆無忌憚地侵犯我國主權。
3.南海各相關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共同合作,抗擊中國,使中國面對一個國家利益集團,外交上十分被動。
顯然,要解決南海問題,必須排除或者最大可能減少美、日等國的干預,加強軍事建設,分化瓦解東南亞各相關國家,爭取各個擊破。
因此,南海問題是一個長久的問題。我們要主動地爭取早日解決南海問題,維護海洋安全,實現祖國的長治久安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2017形勢與政策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