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情緒低落實用而有效的方法
心理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現(xiàn)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過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系,并伴隨著喜、怒、哀、懼等情感體驗。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xiàn)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英文名:Psychology
莫名的悲傷和低落的情緒總會讓人感到不安,讓自己越來越抑郁,這不是什么好事!悲傷易使人絕望,而低落的情緒會讓自己變得毫無生氣。面對這樣的自己,莫不說別人不愿意看到你,就連自己也討厭自己,不想出門,變得死宅,變得胡思亂想。
如果經常發(fā)自己這樣,那一定要小心,莫要發(fā)展為抑郁癥。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要為自己的快樂尋找方法來克服這些無名的悲傷和低落的情緒。下面是幾個比較好的小貼士,足以應付這樣的問題。
運動
進化心理學研究表明,運動是一種有效地減緩情緒低落的方法。首先人類在狩獵時代的生活是消耗相當高活動量后才得以獲得食物,因此基因的演化讓我們在不動時能有節(jié)約基因來儲存熱量;而現(xiàn)今文明生活中,便利的生活讓我們不需太費力即可安逸生存,這種生活模式使得脂肪容易被囤積而影響健康。運動系全身性的身體活動,是消耗熱量的有效方法,也類似于過去祖先在面對猛獸需動員全身來戰(zhàn)斗或逃跑的生理反應機制。再者,運動提供互動情境有利正面心理。人越不活動,越容易被團體所孤立,此種情境易啟動壓力荷爾蒙;反之透過運動能帶來活力,增加自信心和提高社會互動,維持良好人際關系,提升正面情緒。另外,以付諸行動的心理機轉,可解釋為運動這個行動讓我們停止談論壓力的負面情緒。最后,運動會在生理層面產生變化,促進與正向情緒有關之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讓我們有正向情緒感受。
在這里推薦兩種運動,第一是跑步,心理學研究表明,心情低落的原因是腦神經元中缺乏荷爾蒙。跑步時,荷爾蒙增加,跑步后,荷爾蒙分泌量還能增高,所以,跑步能消除人的低落心理。第二是瑜伽,瑜伽能增加GABA(γ-氨基丁酸)水平,這種神經遞質可以減少焦慮。瑜伽能夠加速運轉副交感神經——能促進人體放松的神經系統(tǒng)。
營養(yǎng)
情緒是怎樣產生的呢?情緒回路上的興奮傳遞必須依賴與神經傳遞物質(神經遞質),如兒茶酚胺、5-羥色胺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人腦內至少有5種神經遞質的前體不能在腦細胞內合成,而必須來自于食物。所以,吃不同的食物,攝入不同的營養(yǎng)對我們的情緒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
每天攝取3毫克的色氨酸,就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心,情緒也會變得更好。吃一些甜食,會心情大好,人體攝入食糖后,血液內葡萄糖含量上升,為腦部補充能量,從而更好地控制情緒,同時糖還可以促進血清素的釋放使人感到快樂。這里提醒的就是低膽固醇的攝入不太適合老年人,因為低膽固醇會抑制血清素,容易造成抑郁。
總之,如果你是懶人不愿意運動,那就吃吧。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食物內的營養(yǎng)物質來控制情緒,這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飲食方面可以通過攝入能夠合成5-羥色胺或者可以增加5-羥色胺分泌的物質,從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
變換角度想問題
其實,生活中有些事情總會讓一些杞人憂天,讓人變得情緒低落。情緒不好實質上都是由于思維方法不對所致。比如,在街上離你不遠處看見一個朋友,他沒有跟你說話或打招呼,你就以為是他不再理你了。如果你反過來想:“他可能沒看見我”,“他可能正埋頭想自己的事情”,就不至于影響自己的情緒了??朔榫w低落的具體辦法是,每天注意自己情緒的變化,可以把一些問題記下來,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起因盡量寫在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寫上完全相反的意見,并努力在內心中默想第二部分是正確的,第—部分引起悲傷的原因絕大部分可能是由于自己主觀臆斷造成的。
結交朋友
人不可能孤立地活著,人為什么要群居,除了生存因素除外,還有就心靈上的慰藉。如果一個人長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么他是高人隱士,要么就是神經病。如果當你覺得無聊,情緒低落的時候,實際上是心靈提醒你要出去走一走了,去和朋友在一起談談話,一起娛樂。而且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結交陌生人或新朋友的時候,會變得興奮起來,心情會變得愉悅,長期和好朋友在一起,會使人徐快,甚至可以使人長壽。
所以,有人說了,朋友是失落的時最好的安慰藥!不要抱著手機或電腦,你搖一搖,是搖不出現(xiàn)實的效果的,請走出來擴大社會交往。
低落的情緒會讓生命染上一層灰色,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讓灰塵越來越重,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壓力也很大,情緒極容易失控,所以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必要為自己做這些事!
克服情緒低落實用而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積極”與積極心理學
下一篇:好奇心對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