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立夏吃什么
立夏來臨,天氣逐漸炎熱,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著祈福保、平安的愿望。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導致各個地方的習俗和食俗也不同。想知道南京立夏食俗是什么嗎?那就隨小編往下看吧。
南京立夏習俗吃什么
立夏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就開始煮“立夏蛋”了。除此以外,孩子們還在立夏這天流行“斗蛋”游戲,將煮好的蛋用冷水浸上數(shù)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俗話說“立夏吃一蛋,力氣長一萬”,蛋斗破了,誰也不會失望,吃了吧,這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慰啊!
立夏嘗三新 吃豌豆糕 吃烏飯
在南京,立夏習俗頗多,也包括吃,在南京,立夏要嘗三新,這三新是玄武湖的櫻桃、高淳的青梅,還有鎮(zhèn)江產的鰣魚。
不過,如今,南京人一般都根據(jù)自己的食譜,挑選時令新鮮的食物搭配三新,如鯧魚、蠶豆、莧菜、筍子、豌豆等等。
南京的老人會讓小孩在立夏這一天,吃豌豆糕的,因為據(jù)說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們?yōu)榱讼奂?,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除此以外,南京的農村,立夏還有“吃烏飯”的習俗。據(jù)說這源于一個孝子的故事,孝子為了讓母親在監(jiān)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飯,特意采來山上烏桕葉子搗碎了拌進飯里,以此嚇唬迷惑看牢房的監(jiān)守,防止他們把飯吃掉。拌了葉子的飯顏色發(fā)黑,因此得名“烏飯”,而為了紀念這個孝子的孝母行為,立夏這一天吃“烏飯”的習俗便廣為流傳。
南京夏至吃什么
1、吃涼面
首先在這天要吃涼面,且有句俗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然后還要在這天稱稱體重,這是有講究的,因為夏至過后南京進入梅雨季節(jié),隨后而來的就是酷熱難當?shù)?ldquo;三伏天”,人們很難忍受這樣的天氣,身體比起其他的日子要差些,一般體重下降。在夏至稱體重就是期望在這個夏天里吃好睡好,身體好自然體重也不會下降了。
每到夏至老南京人有吃面的習俗。“冬至餛飩夏至面”,一大藍邊碗里堆滿了長長的面條,老南京一般都會在面條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蘿卜絲等時節(jié)菜,紅紅綠綠非常好看。有的還放上一些雞蛋絲,寓意生活越來越富。
問到原因,老人們說夏至麥收已完,稻秧也插完畢,所謂“夏至關秧門”。為此,夏至面其實是品嘗新麥子活動,以此來犒勞全家人。還有的老人也說南京的夏天總是很長,吃面有著平安長壽的好兆頭。“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人們盼望送走夏天,涼爽的天氣早日到來。
不僅南京人吃面,夏至吃面是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qū)。夏至吃面是有說法的,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2、吃豌豆糕
“夏至”這一天,在老南京的風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騎坐于門檻上吃豌豆糕防百病。據(jù)民國時期民俗學家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解釋,這項風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脫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
做法很簡單,將豌豆磨細,溫火熬成糊狀,加糖精、食色,攪勻。另取柿餅,去蓋切成薄片,擺入容器內,撒一層青紅絲,一層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層后,晾冷。凝結即成,食時切塊盛盤,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
南京夏至的習俗
迎接炎熱時節(jié)的到來,老南京人還有一有趣的“送夏”之俗?!稓q華憶語》說:“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備紗葛之衣贈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兒、女婿紗羅衣裳各一身。
大戶人家還要送去芭蕉扇、折扇、宮扇及時令食物等,讓女兒(新媳婦)將這些物件分送姑嫂、犒勞丫環(huán)和老媽子等人。
“老南京”一般比較注重夏日養(yǎng)生,提倡順應自然陰陽盛衰變化。進入夏至,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濃重,要適當多吃些雜糧,不可過多食用熱性食物如辣椒、洋蔥、荔枝等,以免內熱過重;冷食瓜果也應當適可而止,不可過多食用,以免損傷到脾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