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不曾走過精選優(yōu)秀征文作文
征文不曾走過精選優(yōu)秀征文作文
沒走過的,永遠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如果年華不曾走過,生命便沒有那份蹤跡可尋。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關(guān)于“不曾走過”為主題的優(yōu)秀征文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征文不曾走過精選篇1:不曾走過怎會懂得
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會感到不同的迷茫。對生活、工作,突然間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對生活感到乏味,對工作喪失激情。
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常常面臨著選擇,向左走?向右走?偶然間,讀到了安娜·昆德蘭的一本書《不曾走過,怎會懂得》,作者告訴我們:沒走過的,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
“當初,誰沒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后來,誰沒在未來的道途中走岔過?再后來,誰沒在人生的彎道上徹悟過?因為走過,我們愈發(fā)懂得。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我們腳下的路,是一連串生命的體驗,更是一次靈魂的遠行。”讀完了整本書,最大的感觸是:要享受當下微小卻時刻環(huán)繞自己的幸福。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各種“幸福”,卻在不經(jīng)意間丟失了更重要的東西,不免總感覺心里空落落的。就如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句話:“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fā)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后不知在忙著什么。”跟著這本書,學著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拋卻了浮躁,沉淀自己,靜靜地看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景。
夏天的氣息在這座小城已經(jīng)很濃了,葉子都綠得一片盎然,潑灑在了廣場的每個角落。我來到這個城市快三年了。之前我很少留意小城里的事物,長椅、噴泉、走廊等等,總是和它們匆匆而過,疲于在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的生活中穿梭。今天,我坐在廣場的長椅上,享受著陽光帶來的溫暖,綠葉帶來的清涼,噴泉帶來的靈動,我感覺到這座小城原來那么美,而我竟忽略了它這么些年。
小城,是溫馨的家,暖暖的窩。在這里生活的人,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下班后陪家里人散散步,談談心,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心里滿是甜蜜。幸福,也只在一剎那的感悟。我卻在工作、生活中,忽略了身邊最真、最誠摯的感動。“所以,親愛的,走吧,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知道它有多美。經(jīng)歷過的,才是屬于你的故事;走過的,才是屬于你的人生。”
征文不曾走過精選篇2:不曾走過
清晨,黃昏;黃昏,清晨;時間如此匆匆,如此悄無聲息地溜走。一枝花從花蕊到殘枝,從含苞待放到芳菲落盡;一個人從嬰兒到老年,從呀呀學語到白發(fā)蒼蒼,都是如此短暫。在彌留之際,回首今生的歲月,會否有一種遺憾?今生是否蹉跎歲月?
“滴答,滴答”,時間永遠不會停歇,它永遠鐵面無私,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它也永遠冷漠無情,面對任何哀告、哭泣都無動于衷。勤奮者認為它是無私的,因為他們到達了理想的境界;懶惰者認為它是吝嗇的,因為它們終生一事無成。我們的時間,它從不肯也不曾為誰停留。
夕陽不僅僅是壯麗盛大的景觀,更是一天結(jié)束的象征,是我們又向人生的終點靠近了一步的象征。
曾讀過林清玄先生的《和時間賽跑》。是啊!我們雖然留不住時間,但我們可以和時間賽跑,在短暫的一生中,多為自己畫上色彩斑斕的一筆,多為世界留下輝煌的詩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如今,轉(zhuǎn)眼間,我已經(jīng)告別童年。夏日的午后,溫暖的陽光,菊花茶那淡淡的苦香,正如我悠悠的思緒。想起小時那年幼無知的我,總有一點點淡淡的落寞,四千多個日子已漸漸離我遠去了,猶如一陣清風,未留下任何蹤跡,只在心里留著一點點的懷念。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人生的跑道,我們不能停歇,只能選擇奮力地朝前奔去。躑躅不前,只會意味著老來嘆息。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無法預測將來,但我們卻能把握現(xiàn)在。今天永遠是最美好的一天。在我們浪費時間時,現(xiàn)在已成為過去,將來也已成為現(xiàn)在。
不要嘆息,徘徊不前的人們,請追隨時間的腳步吧!
征文不曾走過精選篇3:走我們不曾走過的路,體會我們沒體會過的精神
有一首歌這么唱到: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我想這一句歌詞就是形容紅軍長征時的情形吧!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的第76周年的日子,在這個有意義的一年里,不,對我來說,每一年就是一個前進的腳步,我讀了以鄧六金奶奶為作者的《我與曾山》,心中感慨甚多。
一天,在偶然中看見了一檔節(jié)目,叫《我的長征》,召集20名志愿者重走長征路我的心開始蠢蠢欲動,在定睛一看,不禁一陣失望,這是慶祝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紀念活動。我有點沮喪,躺在床上,去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為什么要走長征路,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要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比如要宣傳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比如要考察長征沿途革命老區(qū)的風土人情,為老少邊窮地區(qū)的群眾做一點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等等,當然我是不會告訴你我是為了好玩的。這些理由都太冠冕彈簧,不真實。誰愿意用10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走一段困難重重的二萬五千里的路程,這樣的意義何在,我想沒有人可以回答我吧。但是,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就是如此的堅強,他們決心要讓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是在困難在煎熬,他們也必須咬緊牙關(guān)挺過去。我們再來看一組數(shù)字: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qū)二萬五千里,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zhàn)斗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征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zhuǎn)戰(zhàn)九省,行程一萬六千里,進行大小戰(zhàn)斗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zhuǎn)戰(zhàn)數(shù)省,行程八千余里,進行過大小戰(zhàn)斗千百次。有人又會說了,二萬五千里算什么,那我來翻譯一下,2萬5千里,2500里,2500000米!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數(shù)字,它里面包含了所有紅軍戰(zhàn)士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或許他們有些早早就犧牲了,但這不能掩蓋住他們對我們這個國家的熱愛。毛主席、周恩來固然偉大,但最偉大的還不是他們,是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保衛(wèi)國家的紅軍戰(zhàn)士!他們默默無聞,甚至有些連犧牲了世人都還不知他叫什么名字,為什么毛主席、周恩來青史留名而他們,卻被時空當做一粒細小的微沙丟棄了,這不公平!但他們無怨無悔,就如同小草一般,默默奉獻,默默無聞。
在此,我呼吁大家,熱愛紅軍,愛戴共產(chǎn)黨。大家知道為什么許多紅軍戰(zhàn)士能把那么長的一段路在那么艱難的環(huán)境走完嗎?那就是信念,就是因為他們的信仰與信念支撐著他們走完長征路。請把這種紅軍長征精神子子孫孫代代相傳下去,讓他們知道,有了這種對國家對人民的信仰,我們才得以生存……
征文不曾走過精選篇4:不曾走過怎會懂得
一開始拿起安娜·昆德蘭的《不曾走過,怎會懂得》,感覺有點沉重,是怎樣的一本書會告訴我什么是“走過”,究竟走過人生后的心態(tài)是如何,作為年輕一代如何去感受他們曾經(jīng)走過的路、經(jīng)歷的事情。柴靜的《看見》告訴我一個人經(jīng)歷會改變她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tài),那么Anna作為普利策獎得主會告訴我什么。
人,都會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在未來的道途中走岔過,都在認識的彎道上徹悟過,因為走過,才會懂得,很多人拷問人生究竟是什么,她告訴我認識就是我們腳下的路,一連串生命的體驗,更是一次靈魂的圓形。走過時光隧道,蹉跎了我們,也沉淀了我們,剝?nèi)チ宋覀兦啻旱囊律?,也脫下了我們的年少無知和輕狂。
有時候長者對于我們,總是有勸誡,對我們說這條路并不好走。而我們偶爾走到某個路口,確實需要長者的指引,需要有人告訴我們那些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但是不要因為某些善意的勸告,看著路不敢前行。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知道多美,無論途中多少曲折,只要懂得,便會有花有蝶有陽光。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有太多的欲求,也不要過于焦慮,慢慢來,多點帶著你的精神去修行,屬于你的都會出現(xiàn)在你要走的路上,無論物質(zhì)還是精神。駕馭生活是一種妄想,我們只能為實現(xiàn)目標而竭盡全力,爭取做到最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娜對于父母角色的描述,在還沒結(jié)婚還沒成為父母前,我一直不理解一句話就是“當了父母你就會成熟”,看完才明白有了孩子后自己是以哪種方式成熟起來:“我不應該只注重他們應該怎樣去做,成為怎樣的人,而應該去發(fā)現(xiàn),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在此過程中,我終于明白了自己是怎樣的人。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一切,使我能夠平和鎮(zhèn)定地面對真實的自己,讓我重溫自我的教義”。而且很喜歡里面一句話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放手讓孩子飛去屬于他的天空!”
在我們?nèi)松?,不可避免面臨死亡,我知道,死亡并無任何秘密可言,我們所在的現(xiàn)實世界永遠在都在變化,所以每天都會有什么消失不見。但是真正降臨到自己頭上時,無力感環(huán)繞全身。當我最近知道春節(jié)后廣州的姑婆走了的消息后,忽然間,我覺得自己和每個人之間都隔著一層看不見的柵欄,詫異、懷念的感受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類似一種化學反應或者生物學上的反應始終在發(fā)揮作用,時不時就在腦海里浮現(xiàn),她的笑容她的聲音好像仍在自己身邊,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我還想著她做的番茄牛肉,還想著她看我滑滑梯的樣子,責怪自己為何不在事情發(fā)生前多去看看老人家,再多的自責也沒法彌補上帝帶走她。但是安娜很溫馨的一句話拉我出悲痛中:其實我們在失去親人的同時,也獲得一份禮物,能夠接受事實,承認死亡的必然性。接受本來就是一種成熟,例如我一個良師益友說過,曾經(jīng)很多東西例如榴蓮和番茄我不吃,不碰,但是隨著自己長大,漸漸也開始吃也開始喜歡上吃,雖然這是小事他說這代表自己成熟起來。記得最近看到一句話,當你將以前看不順的人、看不慣的人接受下來,代表你經(jīng)歷的多了,你也成熟起來。
我們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都覺得自己能夠比前人做得更好,小時候說著不要走某親戚的路,不走母親天天在家勞作的路等等,也許等我們成熟,看東西角度不一樣,也沒那么絕對。 由于年輕時,我們并不懂得青春的可貴,總在抱怨,總在掙扎,等到我們真正懂得青春時,我們早已不再青春。
在埃爾加的“愛的敬意”大提琴的音樂中,我仿佛看到自己慢慢走向時光隧道,就算我的腳印看起來凌亂又如何,那是屬于我的唯美。沒走過的,永遠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
不曾走過相關(guān)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