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措施
2021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措施_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最新安排
暑假期間需要返校開展學習的學生,需至少提前3天通過“師生健康平臺”提交返校申請(包括通訊行程卡、新冠疫苗接種情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措施_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最新安排,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中南民族大學疫情防控措施
近期,國內多地發(fā)生聚集性疫情,武漢市沌口街一工地出現(xiàn)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根據(jù)疫情發(fā)展最新形勢和上級有關精神,學校就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如下:
一、嚴格出行審批
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疫情動態(tài),原則上不出境、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qū) ,如須離開武漢的師生員工,須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必須出行的,出行前注意查詢目的地防控措施要求,合理安排行程,落實好防護措施。
二、及時報告信息
近期有中高風險地區(qū)旅居史,以及與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存在活動軌跡交集的師生員工,須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qū)(村)或所在地疾控中心報備,配合做好隔離觀察和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同時及時向輔導員、研究生導師或本單位報告。
三、遵守防疫規(guī)定
因疫情形勢嚴峻,學生在開學前須完成至少積累14天健康打卡記錄。暑假期間需要返校開展學習的學生,需至少提前3天通過“師生健康平臺”提交返校申請(包括通訊行程卡、新冠疫苗接種情況),經(jīng)學院審批通過后方可返校,到校后要及時向學院和家長報備。 在校期間要嚴格遵守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健康監(jiān)測,進出各類公共場所主動戴口罩,配合掃碼測溫。留校學生盡量在校內學習生活,減少與校外人員接觸。
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請勿自行服藥,居住在校內的師生立即到校醫(yī)院排查轉診,并主動告知個人旅居史、活動史和接觸史 ;居住在校外的師生及時向所在社區(qū)報備,服從所在社區(qū)的送診安排。就醫(yī)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留校學生出現(xiàn)類似癥狀時要及時告知輔導員、研究生導師,并嚴格服從閉環(huán)管理。
四、做好個人防護
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做好個人防護 ,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等良好衛(wèi)生習慣,文明用餐,不扎堆、不聚集,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密閉空間等場所。
五、積極接種疫苗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疫情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手段,請符合接種條件的師生員工關注所在地疫苗接種安排,配合衛(wèi)生健康部門,及時接種疫苗,并將疫苗接種信息(含接種時間和地點、疫苗批號等信息)向所在單位或輔導員、研究生導師報告。
六、嚴格門崗管控
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學?;蚣覍賲^(qū) ,師生員工必須通過門崗面板機刷臉進出學校或家屬區(qū)。 來訪人員須在學校門崗按要求做好登記、測溫在37.3℃以下、佩戴口罩,在校內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或家屬帶領下進入校園或家屬區(qū),且不可在校內或家屬區(qū)長時間逗留。
中南民族大學學校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xiāng)——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chuàng)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努力探索辦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學校的各項事業(yè)獲得了快速發(fā)展。
學校占地1550余畝,校舍面積100萬余平米,館藏圖書697余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xiàn)代建筑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yōu)美環(huán)境。
辦學基礎穩(wěn)步夯實。學校現(xiàn)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28600余人,少數(shù)民族學生比例超過60%。學校現(xiàn)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yè)型碩士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涵蓋10大學科門類的88個本科專業(yè),獲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4個(國家級14個),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獲批國家級“新工科”項目4項、“新農(nóng)科”項目5項。2018年1月,學校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其中民族學、化學和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017年,民族學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類學科;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F(xiàn)有在編在崗教職工2200余人,各類專任教師14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58%。“十三五”期間,獲國家級科研項目291項,其中重大重點項目36項;發(fā)表CSSCI期刊論文761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等權威期刊發(fā)表論文131篇;發(fā)表SCI期刊論文1373篇,其中一區(qū)論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學術專著245部,獲批授權發(fā)明專利271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23項;制定中藥材艾葉國際標準1項,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湖北全面小康建設研究院入選2017年度中國核心智庫,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yè)孵化器”、國家級“互聯(lián)網(wǎng)+中華文明”全國示范基地。學校位列2019年全國高校C刊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數(shù)2020年度排124位,學報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等級。
學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一、出行注意事項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xiàn)本土確診病例。隨著元旦春節(jié)臨近,境外疫情依然嚴峻,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很有必要。
(1)倡導“非必要不出境”,雖然會對人們的節(jié)日安排、出行計劃帶來一定影響,但是有健康安全,方有歡樂節(jié)日;
(2)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不扎堆,不聚集,把風險降到最低,“兩節(jié)”就能過得安心、過得祥和;
(3)元旦、春節(jié)及寒假期間,盡量避免出省游玩,確需出省的,要向所在單位如實報備出行人員、目的地、往返行程、健康狀況等信息;
(4)境外入境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返陜人員,應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隔離和健康管理工作。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到就近發(fā)熱門診或定點醫(y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醫(yī)生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等情況。就醫(yī)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聚會期間注意事項
近期,多起新冠疫情本地病例與聚餐活動有關,這再次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仍然要保持警惕,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1)不建議參加婚宴等大型聚會聚餐活動;
(2)進入餐廳,要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體溫測量和健康掃碼,如有發(fā)熱不應進入餐廳;
(3)在餐廳盡量減少觸碰公共設施,做好手衛(wèi)生,在飯前和如廁后應洗手;
(4)用餐過程中,應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注意咳嗽禮儀;
(5)如果多人共同用餐,推薦使用公筷公勺,以減少接觸傳播的機會。
三、公共場所注意事項
(1)為避免被感染,減少或不坐公共交通工具是明智的選擇,可以采取騎行、自駕或者步行等安全的出行方式。出行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
(2)在外出購物時,建議選擇正規(guī)的購買場所,可以避開購物高峰期;
(3)進入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主動測溫,出示健康碼,保持安全距離;
(4)公共場所應定期對公共設施設備特別是電梯、門把手、衛(wèi)生間等開展預防性消毒。
四、冷鏈食品的注意事項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出陽性頻頻出現(xiàn),國外正處于新冠疫情爆發(fā)期,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極有可能成為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提醒廣大市民,購買冷鏈食品時應注意。
(1)選購冷凍食品時要去正規(guī)超市或市場,應盡量避免海淘、代購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地區(qū)的商品。切勿購買來歷不明,無相關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
(2)通過電商、微商等渠道購買的進口生鮮產(chǎn)品,快遞外包裝如未消毒不要帶入室內;
(3)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購物后及時進行手部消毒,或用肥皂和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
(4)處理食材時,可浸泡搓洗,避免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生的制品,防止濺灑污染;
(5)食材加工時,要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6)進食時,倡導用公筷、公勺或分餐;
(7)如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