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負重前行高一作文
關于負重前行高一作文
無論如何,負重前行時,也請保持向上的夢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負重前行
今天我閱讀到一篇文章,文章寫了一個故事;一艘貨船在返航的時候,突然遭遇巨大風暴。就在危急時刻,船長下令,打開貨艙,往里面灌水,。結果,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么強烈,但隨著貨船里的水越來越高,貨船漸漸平穩(wěn)了。
一只空木桶很容易打翻,如果裝滿水,風是吹不倒的。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空船其實最危險。
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呢?那些心懷大志的人,沉重的責任感時常壓在心頭,砥礪著人生堅穩(wěn)的腳步,從歲月和歷史的風雨中堅定地走出來。而那些得過且過空耗時光的人,像一個沒有盛水的空水桶,往往一場的人生風雨就把他們徹底打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考試,我數(shù)學考了96分,我本以為這樣的成績很不錯,所以很滿足,但是,媽媽看見我不用功讀書,說;“人沒壓力輕飄飄,井沒壓力不出油。你本以為這些成績可以了,但是,你的目標是100分!你沒有壓力,是不可能考得滿分的。”所以,以后我就開始做題,把這個目標化作壓力,在后來的考試拿滿分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
生活就像一個充滿氣體的氣球,你越是用力將他拍到地面,它就越容易彈回自己手中。在生活中只有不停給自己施加壓力,才不會被大的風浪沖走。
給我們自己加滿“水”,使我們負重,只有負重前行才不會被風暴打翻。
讓我們負重前行
一艘貨輪卸貨后返航,在浩渺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的風暴。貨輪在暴風疾雨的侵襲下,與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進行著殊死搏斗。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倉,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們聽到命令時都驚呆了:外面風大浪高,再往船里灌水豈不是自尋死路?水手們有些猶豫,可是當他們看到老船長鎮(zhèn)定自若的表情時,就半信半疑地照著做了。雖然海面上暴風巨浪依然猛烈,但隨著貨倉里的水位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平穩(wěn)了。當險情過去之后,船長對松了一口氣的水手們說:“大家見過根深干粗的大樹被風暴刮倒過嗎?被刮倒的都是一些沒有根基的小樹。一只在水面上漂浮的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風浪打翻的,但如果空木桶裝水負重了,再大的風浪也打不倒。同樣,船在負重時是最安全的,空船才是最危險的。”“船在負重時是最安全的!”原來如此。試問,我們的青年教師又何嘗不應如此呢?其實,我們就像是教海中探航的行船,只有不斷給自己增加“分量”,讓自己這只探航之舟負重前行,這樣才不會懼怕任何風浪的擊打,才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增加自己的“分量”負重前行呢?
一、逼自己讀讀書
眾所周知,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課改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發(fā)起了挑戰(zhàn)。目前,不少青年教師存在著“知曉教材的內容,而與教材相關的內容知之甚少,無關的內容一說就茫然”的現(xiàn)象。許多青年老師以為用師范學校所學得的“一桶水”,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然而,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由此可見,青年教師應當逼自己多讀書,以滿足未來教育對教師知識儲備發(fā)起的挑戰(zhàn),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閃耀著睿智的光彩。
首先,青年教師要逼著自己多讀讀專業(yè)書籍。例如,備課時不能光滿足于參考教參,而應該查找一些相關的教育雜志、教育網(wǎng)站中的案例設計、反思。
其次,青年教師還應該逼著自己閱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因為,如果我們與教育理論、教育名著疏遠,必然導致教育觀念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教育觀念的陳舊和滯后,必將造成教育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
其三,青年教師還應該逼著自己讀一讀專業(yè)以外的書。例如,讀讀《論語》《老子》《莊子》等,這對了解中國文化必定有益;《讀者》《智慧背囊》之類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讓我們學會從多角度去辯證地思考問題;閱讀童書(童話、漫畫等),有利于保持一顆童心,學會理解兒童,接納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并有利于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
二、逼自己寫寫文章
時下,很多青年教師都很怕動筆,只有遇到一些非動筆不可的硬任務時(如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參加的論文、案例評比活動;教學計劃、總結;班主任工作計劃、總結等),才無可奈何地拿起筆。不,準確地說大多數(shù)青年教師會打開因特網(wǎng)下載。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教師,筆頭子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最好的形式是寫作,讀書可以喚醒自我,寫作則可以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因此,青年教師應該逼著自己寫寫文章。
首先,青年教師應該逼著自己寫寫教學反思。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的確,反思是成長的覺醒,是生命的對話,是智慧的提升,是思想的升華。因此,我們只有堅持實踐、思考、反思,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化成長。
其次,青年教師應該逼著自己寫寫教育故事。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一些值得我們體味、思考的教育故事,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我們都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為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其三,青年教師還應該逼著自己和學生比賽。例如,我們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認認真真地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呢?再如,教師在作文課上可以和學生來一次“同題作文”,寫寫下水文,不能只做一個光說不練的“教練”。這樣,我們在指導學生的時候才能夠有底氣,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逼自己發(fā)發(fā)言
大家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有些領導、專家去某一學校參加某一活動和教師交談時,有的人就顯得有些緊張、不自然,不發(fā)言或是發(fā)言很短;在學校教研組評課活動時,有不少教師總是只會說“我的意見和剛才發(fā)言的老師相同”;在教學沙龍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不少教師會低下頭,不肯看主持人,不敢發(fā)言,而話筒幾乎只是在少數(shù)幾個“能說會道”的教師手中。
青年教師應該逼著自己發(fā)發(fā)言。
首先,青年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這個平臺,逼著自己練練發(fā)言的基本功。例如,在校網(wǎng)站的教學論談中發(fā)發(fā)言、跟跟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青年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主動和其他教師進行探討,內容可以是某一教學片斷的設計,某一教具的使用效果,某一板書內容的恰當與否……
其三,在評課活動和教學沙龍活動中,青年教師不能只是靜靜地、默默地坐著,不能只做一個傾聽者,我們應該逼著自己接過主持人手中的話筒,大膽地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要知道,學習不僅僅是會傾聽,還應該會交流。
四、逼自己上上課
誰都知道,課堂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所,公開課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平臺,更是每一位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現(xiàn)實中許多青年教師怕上公開課。對于校長的預約聽課總是一拖再拖;對于學校教務部門的推門聽課總是“風聲鶴唳”;對于校內教研組的研究課總是推三阻四;對于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評優(yōu)課總是“孔融讓梨”……殊不知,正是這種“怕上公開課”的潛意識讓自己裹足不前。因此,青年教師要逼自己上上課(無論是推門聽課還是教研組研討課,無論是評優(yōu)課還是展示課),要有一種“亮劍”的勇氣,積極一點,主動承擔執(zhí)教任務,逼著自己進入狀態(tài):課前的教材研讀、教法分析;試教中的磨課分析、修改設計;課后的研討交流與反思……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逼著自己在磨課的同時也磨掉自己身上的“懶惰”與“害怕”,要逼著自己磨出勇氣和自信,逼著自己磨出專業(yè)成長的底氣和內功。要知道,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經歷才會有思考,有收獲才會有發(fā)展。
生命如歌,用心演奏才有天籟之音;人生如舟,負重方能到達彼岸。讓我們給自己增加些分量吧,讓我們負重而行吧。因為,只有負重,才可能讓自己的教師生涯變得精彩紛呈!
帶上夢想,負重前行
近日,看到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三千多名受訪者中,約75%的受訪者認為家庭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同時,只有近三成的受訪者認可奮斗能改變人生。這也就意味著,十個人當中,只有三個人認可奮斗的意義,相信奮斗能夠將他們從父輩的人生軌跡中帶離,從而得到比父輩更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與職業(yè)發(fā)展。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調查結果,在我們倡導用知識與奮斗來改變命運的同時,很多人在努力過后,依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境況是如此的難以改變、如此的無力,并且它所給予人的失望與無奈卻又是如此的沉重。
這種社會地位、職業(yè)發(fā)展上的“世襲”,是社會階層固化的體現(xiàn),中國當下社會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正逐漸描繪出一幅凝滯的圖景,下層社會向上層社會流通的渠道日趨狹窄,“貧二代”實現(xiàn)翻身做“富一代”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而又萬分艱難。
曾經被改變命運的不二選擇——教育,其推動社會流動的能力已陷入低潮,當社會在對教育體制不斷質疑時,大家已經逐漸發(fā)現(xiàn),中國當下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承載寒門子弟一躍龍門的夢想了,貧困的“世襲”已經變得頗為無奈。這種“世襲”并不只是從大學畢業(yè)后走上社會的那一刻開始的,從我們考大學、考高中,甚至是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這種“世襲”就開始如影隨形。強者從一開始就占據(jù)了豐厚的資源,從而一路領先,而弱者,必須付出難以計數(shù)的努力,也許才能和先天的強者“坐下來一起喝咖啡”。記得教育學者楊東平在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公平問題進行調研時所得出的結論:中國國家重點大學里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開始不斷滑落。這個結論意味著,個人的出身同受教育水平之間的聯(lián)系愈發(fā)得緊密,個人命運依靠接受教育來轉變也愈發(fā)艱難。
這是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普遍現(xiàn)實,社會各個層面都在呼喚教育公平,然而決心與口號都是如此明亮的時候,現(xiàn)實境況還是令人失望。上次我曾提到過的麻城課桌事件,它反映出了城鄉(xiāng)教育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情況不只出現(xiàn)在農村,城市里的邊緣群體,也在承受著教育不公平的種種。近期,就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條件所引發(fā)的爭論,所揭示的,正是招生中以戶籍來區(qū)別對待的不平等現(xiàn)象。一個為城市的發(fā)展做出多年貢獻的群體,他們的孩子在高考時,卻因戶籍、父母有無穩(wěn)定工作等等原因,諸多受阻,甚至連參加高考的資格也岌岌可危,這是極其不合理的。
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對于盤根錯節(jié)的現(xiàn)狀,也許會有人企盼一場轟轟烈烈、徹徹底底的變革,能一下子將一切都變得美好順遂,這是童話。就連錢理群在致力于基礎教育的改革時,對于自己的“屢戰(zhàn)屢敗”,他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潛移默化的,教育的改革也要遵循“慢而不息”和長期奮斗的原則。促進教育公平,進而暢通和拓寬社會下層向上層流動的通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zhàn)役,在這場戰(zhàn)役中,最可悲的并非是這個過程所要消耗的時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眾多期望的打碎和夢想的泯滅。就像一開始就提到的那份數(shù)據(jù)一樣,十個同行者中,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三人堅信奮斗的重要,堅信夢想還有實現(xiàn)的可能。
現(xiàn)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夢想的打碎,倘若你屈服,那你就永遠只能臣服于叫做“命運”、“出身”的這些東西。很多沒有從父輩那里繼承到財富、地位的人們所面臨的情況大多是:現(xiàn)實很沉重,未來很遙遠。對于這些人來說,改變命運就是在負重前行,在前行的路上,夢想不應該是肩頭的重量,而是助你飛翔的翅膀,它能減輕現(xiàn)實的疼痛感,能讓你看到奮斗的意義。
無論如何,負重前行時,也請保持向上的夢想。
關于負重前行高一作文相關文章:
5.云南高考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