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
《邊城》是一本由沈從文著作,《邊城》講述了湘西邊境叫茶峒的小山城內(nèi)一個美麗的女孩翠翠的悲涼愛情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歡迎借鑒參考。
《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一
記憶中剛接觸這本書是在高中時期的語文課上,雖然課文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中內(nèi)容卻深深的吸引了我。如今將整本書細細閱讀品味,頗有感悟。
讀完全書,給我的第一感覺便是書中的純凈樸素美。文中沒有華麗的辭藻雕刻,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就在這平淡之中,就將我?guī)胍粋€恬靜古樸的湘西山城美好和諧的畫面中——在小溪邊,一座白色小塔下,有一戶人家,家中一位老人帶著女孩和一條黃狗在溪邊撐著小船擺渡。這看似美好溫馨的畫面卻為邊城中一段愛情故事埋下了暗暗的憂傷。書中主要講了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夫的孫女翠翠,而翠翠愛著的卻是儺送,天保知道實情后主動退出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里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愛著翠翠,卻因哥哥的死而深感愧疚,加之對老船夫有誤會,在痛苦中離家遠走。留翠翠一人承受著變故等著那個也與會回也許永遠都不會回來的人。邊城這么一個“世外桃源”,卻也最終以悲劇收場。翠翠的純真,老船夫對翠翠的疼愛,天保對愛情的退讓,儺送對親情的看重,這些都體現(xiàn)了濃濃的素樸之善,然而這些善卻處處顯得不湊巧,也最終善也難逃悲劇的產(chǎn)生。老船夫死去,渡船漂走,白塔坍塌,儺送遠走,翠翠陷入無盡孤獨的等待,這些悲傷結局給了我們對美好幻想的猛然一擊,讓我們不禁面對現(xiàn)實輕嘆,原來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世外桃源”,現(xiàn)實的殘酷世俗的文化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無奈??v然如此,我們卻仍然愿意追尋世間少有的那份充滿淳樸純凈自然的“世外桃源”......
《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二
近幾日,上海初春,乍暖還寒。清早剛就著宜家的玻璃杯喝了一泡友人斯里蘭卡帶回的袋泡紅茶,就聽到前臺姑娘叫我去取前日買來的汝窯快客杯快遞。近日大愛汝窯,期待在每日紅茶澆灌中,它能靜靜開片,有一個屬于我自己喝出來的獨特樣式。
取了茶具,洗洗弄弄,趕緊給自己泡上一杯金駿眉,就著茶,趁著今天沒什么工作便想著趕緊把“一周一書”完成了。然后,就被《邊城》帶去了那個叫茶峒的湘西小鎮(zhèn),跟著那個叫翠翠的姑娘,還有她的爺爺,愛恨情仇了一番。
讀完,淡淡的憂傷,卻又有一點初戀般的興奮,好像自己也赤腳踏著泥土幫過河的人撐了一次船,好像也去了一次山上采了大把虎耳草,然后奔跳著回家,大叫著“爺爺,爺爺”。好像也似明非明著自己的心思,為著某人,心里暗起波瀾。好像也跟著大老的死去,看到了爺爺?shù)呐つ?,急不可耐的想把這愛啊,人情世故啊,快點告訴那個叫翠翠的姑娘,好叫后面的誤會不要發(fā)生。心緒跟著書里的情節(jié)忽明忽暗的,時上時下??赐辏傆X得自己好像潛水下來好幾百米深一樣,急需氧氣,透不過來。
待我長吸一口氣,回過神來,才癡癡笑自己,其實還是在辦公室,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是看到電腦文具和打印出來的各種PPT。哪里像去過那山水人家?哪里有什么三年六個月的山間嚀唱?然而,跳動著的心告訴自己,曾經(jīng)去過那地。
沈從文的筆觸真的細膩到不行,據(jù)說和他剛開始寫作,發(fā)表報刊用女性筆名有關。但我更相信,他骨子里就有女性的柔和細的那面,謙謙君子的樣子。百度了一下他和妻子的照片,真的是一對璧人,文人的謙和淡然。喜歡的不要不要。
然后想說,茶峒這個小鎮(zhèn),因為有了沈從文,茶峒也更名為“邊城”,吊腳樓,白塔都還在,撓的我心向往之,但又怕游客太多,敗興而歸。算了,還是不要為了去而去,等著哪次經(jīng)過那附近時去看一下,這樣就算失望也會少一點。哈哈。
《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三
沒有結局,不知道結局,才會一直想,總感覺大老沒有死。二老總會回來,不管翠翠等多久。整篇文章都充滿了濃重的純真的鄉(xiāng)村特有的淳樸氣息,他們的心地單純,思想執(zhí)拗,語言真誠,總感覺有一些韻味在里面,說不出來具體是什么,但我覺得,沒有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如果到最后是一個悲劇,不免傷心,不免辜負所有人內(nèi)心的對淳樸的美好的向往與尊重,太傷人心,可若是個美好的結局呢,固然讀者們一定是歡喜不已的,可必定會落入俗套,不管前景如何,過程如何悲慘坎坷,·但是結局是美好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管為此流了多少淚,美好的結局總是能以后能迎合大眾讀者的心理,因為每個人都向往美好,但就像所有的書一樣一個美好的結局就結束了所有,我覺得沒有結局會更好,讀者會更加的印象深刻,也不會像所有的開頭不論是美好或者惡劣的小說一樣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而落入俗套,這樣,剛剛好,以前總不喜歡看沈從文這些人的,總覺得太平淡無奇,沒有任何亮點,情節(jié)不豐富,生活不昂揚向上,可如今細細讀來確實是有一翻情趣在里面,因為生活其實就是如此的,哪些灰姑娘之類的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總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發(fā)現(xiàn),反而生活就是平淡無奇的,大大小小的瑣碎,才叫生活,那些灰姑娘的劇情;離我們實在遙遠。
王澍的《造房子》里有這樣一句話:一種真實的生活世界,一定是可以被直接看到的,我不相信本質(zhì)會隱藏在什么看不見的地方,或背后或下面的說法。所以說真實的世界一定是平凡而又瑣碎的,需要細細品味,慢慢的感悟人生。
《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四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村時,有一小溪……”
飯桌旁,一個腆著肚子的矮個中年男人,像小學生背課文一樣為我們背誦著沈從文《邊城》的開頭一段。他的聲音尖細,普通話犯著湖南人常犯的平舌音、翹舌音不分。他一邊順溜地背誦,一邊在我們椅子背后搖走,眼睛被擠沒在一堆白凈微紅的肉里,發(fā)著愉快的光。
“……使得翠翠的靈魂輕輕浮起。”說著,他那只白胖的手做了一個向上托舉的動作,仿佛上面正小心安放著他的靈魂,不,是翠翠的靈魂。我懷著好奇、驚詫又哭笑不得的心情望著他,懷疑著,這是沈從文《邊城》里的第一段嗎?然而,這個快活又有點狡黠的男人,他自得其中的樣子,讓人不禁受到感染了。說不出的,但絕不是凈秘的感染。
聽說我們真的要往邊城去,我頓時振奮起來,全然忘了眼前這個背小說的男人。
沈從文筆下,生活著翠翠、爺爺和大黃狗,崖壁上長著虎耳草的小鎮(zhèn),到底是個什么模樣?那個在夢里把翠翠靈魂托起的青年人的歌聲,是否還環(huán)繞于湘西碧透的山水間?無論是關于小說《邊城》,還是凌子風的電影《邊城》,都是遙遠飄渺又讓人迫切想探明的想象了。
邊城,位于湘黔渝的交界處,實名茶峒鎮(zhèn)。我們趕到的時候,那兒已經(jīng)不異于其他被旅游開發(fā)過的古鎮(zhèn)。只是,它還剛起步,模仿起來,也有點笨拙。
街面上,石板路鋪得方正光滑,紅梁木整齊高架,各色小商品沾著灰塵胡亂地碼著、掛著。沿著新修的石階,上一個小山坡,是翠翠和爺爺?shù)睦衔?,小木屋被漆得黑亮黑亮,泥地板刷得平整干凈,屋?nèi)放著桌子、椅子和一兩件農(nóng)具。臥室空著,床大概還沒備好。
在這里,生活的真實感被還原得少得可憐,而屋側后,雪白的白塔突兀地立著。兩三米外的周邊山沿上,一錘頭一錘頭的痕跡還在告知當時勞動的場面。這是些多么認真而又不知修飾的工匠!
我們來的這天,天色陰沉,后又下起雨來。邊城的游客稀少,一間間民房、客棧都緊閉著,你望向漆黑的堂屋,想望出一個人來也頗為困難。偶見幾個當?shù)氐木用?,他們或是站在渾黃的酉水邊,靜默著撐著腰,或是坐在屋前的臺階上,呆看著我們走過,也不招呼,仿佛身后的吃食生意不關他的事兒。
整個鎮(zhèn)子,幾乎只聽到我們的導游在介紹,茶峒的地理和民俗,邊城的故事和當下,而這里的旅游發(fā)展在他是件多驕傲的事。我從他的聲音里聽到了他翩翩起舞的憧憬!
可是,我心里的躺在河邊大石上做夢的翠翠呢,進鎮(zhèn)總要打一葫蘆米酒的爺爺呢,抓鴨子、唱山歌的二佬呢,還有崖壁上被翠翠在夢里抓下來的虎耳草呢?在現(xiàn)在的茶峒,我努力找都找不到了。
泊在酉水邊,大樹下,一只空渡船搖擺晃蕩,隨時都可能被沖走似的。它,別無其他的一并帶走。
唯有,唯有那個逢客人就要推介《邊城》的男人,他帶著學生腔,抑揚頓挫、深情款款地背誦,他邊說“將翠翠的靈魂輕輕浮起”,邊把手穩(wěn)穩(wěn)托起的樣子,那么讓人印象深刻啊。
《邊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五
“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就是《邊城》的結尾,看似和全文基調(diào)一致,給人平淡、清麗、悠遠…甚至有些倉促簡單,殘缺的感受,但細細品味,卻又能尋見些許耐人尋味的“邊城”之美。
“邊城”之美,美在殘缺。
維納斯之所以令天下人傾倒,在于她的斷臂給人無窮想象;彩云遮月之所以美,就因它半遮半露,有既不能一睹為快,又不忍棄之的矛盾美。而《邊城》恰恰因為這種充滿遺憾的結尾使它錦上添花,更顯風采。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碧煜抡l不想有情人終成眷屬呢?翠翠既然與儺送兩情相悅,理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倘若如此,似乎又落入了言情小說的俗套,怎會產(chǎn)生“余音繞梁”的效果呢?
試想,儺送不去流浪,他們真的會幸福?儺送既有對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對翠翠的依戀,左右兩難,如何能以笑顏面對翠翠?而純情的少女翠翠,不諳世事,自然無法了解儺送的復雜心理,豈不是空添愁怨....長此以往,怎會不心存芥蒂,親極反疏?既然天保之死的陰影會壓倒兩個純情之人,那么又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xù)貂。本來的圓滿,幸福的記憶為何要畫上一個不完滿的句號呢?等到??菔癄€,或許那個人不可能回來,流浪滄海桑田,或許那心結也不能打開。那痛一寸一寸地、蝕心刻骨,難道這算美嗎?是的,一件古董放在那里,絕對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縫,自然心痛,但更多是遺憾與欣賞?!按饲榭纱勺窇?,只是當時已惘然。”難道殘缺不是一種美嗎?
儺送會回來嗎?不回,與母親相比,翠翠與儺送甚至不成相愛過,這豈不是一個十足的悲劇,令人痛徹心扉,又讓作者如何忍得下筆?回來,又讓故事落入了俗套。由此看來,此刻戛然而止,給了我們無限想象的空間,任這故事最后如何,都由我們?nèi)ハ胂?,或喜或悲,都由我們選擇,殘缺,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邊城》獨鐘殘缺一種。邊城之美,美自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