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狂人日記摘抄
《狂人日記》中所謂的狂人,就是指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于封建社會,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他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他處在“吃人”的世界中。雖說文章是虛構(gòu)的,可也有點恐怖的味道。想了解相關(guān)精彩內(nèi)容請參考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文章:
狂人日記摘抄1
讀過《狂人日記》后有感,《狂人日記》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史第一篇真正的現(xiàn)代白話小說。他具體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殘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fā)出了震聾發(fā)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是一座里程碑,開創(chuàng)了中國新文學(xué)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
從整片的文章來看,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對別人充滿了猜疑和害怕,總認為別人會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傳統(tǒng)”殺人,人們無法容納他的清醒而對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惡勢力權(quán)下,與他們同流合污。當時的社會對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意識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發(fā)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經(jīng)沒有了真正的仁義道德。人與人之間只是猜疑,提防,殘殺,成為一種難以扼制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魯迅在絕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吶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讓人去關(guān)注社會。
那么在今日的社會中存在怎樣的問題呢?現(xiàn)在是科學(xué)發(fā)達的社會,受全球化的影響,人們越來越傾向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與理解。特別在中國,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時他們也受社會的暴力現(xiàn)象影響,讓他們在社會環(huán)境中感到壓抑的心理,心態(tài)扭曲,缺乏道德意識,自控力差,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以暴力傷人,甚至以殘忍的手段殺人。可怕的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這后果的嚴重性,不知道他們所作的是犯罪的行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也要像魯迅那樣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呼聲。
一方面要盡量減少未成年人接觸暴力媒介的機會,避免他們?nèi)W(xué)習(xí)模仿;另一方面,幫助他們認識真正的仁義之德,關(guān)注他們心靈的充實和健康,使他們成熟和成長起來,增強對不良文化和環(huán)境的抵抗力。這樣他們才不會成為現(xiàn)代的狂人,去與社會同流合污,吃人或被吃。
狂人日記摘抄2
書,我始終覺得是人類最偉大的結(jié)晶,似乎容有靈魂似的,就是能扣動讀者的心。我讀書更像是游書,身臨其境,宛若成了書中另一個主人翁。讀到情節(jié)緊張跌宕時,我屏氣斂息,讀到好事成空時,更是嘆息憤怨,以之而喜,以之而悲,諸如此類,真可謂癡狂。而最后讀到結(jié)局處,更是悵然若失,萬千思緒,百感交集。也許這便是書的魅力罷!作者用心感悟,用筆勾畫成書,我們用心追隨,思考作者,收獲內(nèi)心的寄托,書是人類精神的食糧,便緣于此罷。我愛書,更欣賞書的作者,他們?nèi)缤餍前阏找膶W(xué)長空,照亮精神的世界,以他們的人格,感動世人,喚醒世人。其中諸如魯迅、矛盾、巴金、郭沫若、郁達夫等,都是偉大毋庸置疑的。他們生于亂世,以文救國,懷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國憂民之情,獻身使命,可謂可傾可佩。
而要問這間感我最深者為誰?我想便是魯迅了。初次識得魯迅是在小學(xué)一年級,在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時在我眼中魯迅不是大文豪、大革命家,只不過是一個和我一般的黃毛小子,有一點很讓我佩服的,是他在書桌上刻下“早”來警示自己的行為,我也便對他有了好感。后來的《少年閏土》、《風箏》自不用說,魯迅是陪我長大的。隨著我慢慢的懂事,接觸了他更多的作品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一個個躍然于紙上。魯迅更加吸引我了,我知道了他不僅僅是那個黃毛小子。所以我買了本書,魯迅的《吶喊》,現(xiàn)在想來都有一段歷史了,每每翻起,感慨萬千。書之最初一篇《狂人日記》,我對其理解很多,大概也因為讀時的年齡不一樣所致罷,今日要談讀后感,也便選這篇偉大小說,《狂人日記》讀后感,雖說不是什精妙理解,但就算做我對這書的熱愛,對作者的敬仰罷!
“《狂人日記》多么酷的一個名字啊”這是第一眼接觸時的感覺。往下看“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xué)時良友……”就有點亂了,這文言文似懂非懂,看得吃力得很,且還看不出個所以然。在往下,清晰了。原來這是寫一個人重回家鄉(xiāng)后所見所聞,而這中所見所聞令人毛骨悚然——人吃人,趙家的狗、老人、小孩、婦人、郎中甚至是主人公的大哥都打著吃他的主意。如今重頭看當時的理解可能會覺得有些兒可笑,怪自己當初文言文功底不夠,但是當初感慨還是很深的,雖說可能不著邊際,然也算是實實在在地讀后感。這世間有吃人的人,而且不是少數(shù)甚至可以說是全部,只有主人公在那掙扎,我自然而然站到了主人公那邊,同情他的遭遇。
他宛若整部小說中唯一一位光明的象征,可是充斥的黑暗卻仿佛快要吞噬掉一切,在灰黑色的基調(diào)中,主人公被安上了狂人的枷鎖,飽受他人異樣的目光,似乎隨時可能被這吃人的社會吞沒。我深感憤恨,也感到恐懼,這是一個多么黑暗的社會啊,人吃人且不說,正義在這里確實這般的蒼白無力。舊社會真的這般模樣?如果我生活在那樣一個社會,是否也整日提心吊膽怕被人吃掉呢?還是我也變成了那可怕的吃人怪物?我不敢想象那樣的社會的存在,如果在那樣的社會,我肯定會瘋掉的。舊社會真的很可怕,沒有一點兒顏色,簡直是個地獄,我想魯迅先生肯定是厭倦了那樣的社會!也慶幸我不是當時人。
第一次閱讀了《狂人日記》,匆匆?guī)н^,后來便不想再翻,也談不上為什么,就是一種莫名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xù)了很久,久得都有點兒模糊,直到已不知是哪一天再次翻閱起這本書,重拾昔時感慨。再次閱讀,有些別扭,前言所記文言,確切交代了主人公狂人為患“迫害癥”之類,如此便顛覆之前所做結(jié)論,一位時代眾人皆濁其自清的人物,儼然成了眾人笑話的瘋子。此一百八十度轉(zhuǎn)變,我都茫然。我思考著,翻閱著一份份資料,《狂人日記》中狂人是真否發(fā)狂?一天兩天,也不知過了多久,我始終難以釋懷,卻也漸漸適應(yīng)。有一天,我與昔日同伴的好友聚會了,良辰美景佳人,甚是歡樂。便在這時,一人突發(fā)“暑假,我們騎車去北京吧!”
眾人皆笑他是醉了,笑而不理,任憑其百般解釋都被當了玩笑話,酒罷宴散,我們也都淡忘了這件事??墒菦]想去年八月我收到了一封自北京來的信,香山紅葉,狂妄成真……這不是就是這個道理嗎?狂人之所以是得了“迫害癥”不就是這般道理嗎?這不就是中國人的一種通病嗎?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然而如果這多數(shù)的人是錯誤的呢?魯迅先生便是看到了這一點,中國人被封建禮教束縛著,頑固守舊,封建禮法如同吃人般吞噬一切異己,正常之人群指認不和禮法之狂人?!罢!迸c“狂”是和區(qū)別,這無非是一種模糊的定義罷了,又能代表什么??袢顺摿耸浪滓苍S能看到世俗所看不到的光明,這樣的狂人又怎得算做瘋呢?也許還算是先知呢!
然而在《狂人日記》中前言交代了,狂人病愈并赴某地候補了,這代表了狂人的失敗,世俗的勝利,最終少數(shù)服從了多數(shù),跳脫世俗之人何在?這無疑是魯迅先生的諷刺。吃人的禮法最終勝利了,發(fā)人深省。魯迅的《狂人日記》喚醒了當時迷茫的知識青年,也喚醒了當時正被吞噬的民主主義,對抗那吃人的禮法、吃人的封建主義。魯迅以筆為劍,救國存亡。新中國開國領(lǐng)袖主席贊魯迅先生為“中國現(xiàn)代第一等圣人”,并御封其為“無產(chǎn)階級文藝隊伍的總司令”,實至名歸。
讀《狂人日記》仿佛在看中國社會的狀態(tài),看中國人的惰性心理?,F(xiàn)今雖說中國日益強大,可是中國不乏無知之人,以無知狹隘的心理看待他人,每每洋洋自得,可謂是精神上病入膏肓。我崇拜魯迅,以心鑄文,以文救民,我待我也有那么一刻,改民之無知,鑄傳世之良書。
而今我倒要勉勵自己。
莫要嘲笑他人之所言,被嘲笑的只該是無知之人。
狂人日記摘抄3
魯迅先生生活在中國那段水深火熱的革命的灰色的年代,混沌的國人還沒有完全覺醒,兩千年來的封建思想仍在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只在暴力革命中取得勝利是不夠的,國人的奴性思想是社會健康發(fā)展的桎梏:辛亥革命的碩果被軍閥竊取,推翻清政府后又要建立另一種迫害壓榨窮苦人民的帝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號角即將吹響時又爆發(fā)出國共徹底決裂的危機;嚴酷的統(tǒng)治和持續(xù)四年之久的內(nèi)戰(zhàn),是什么讓即使取得勝利了的中國仍然動蕩不安?如果改變不了人們根深蒂固的迂腐和懦弱,革命的意義永遠無法實現(xiàn),中國的和平時代永遠不會到來。先生翹首以盼的是一個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國人相親相愛的和諧美好的社會,他用自己的紙筆和頑固保守勢力斗爭、和國人的愚鈍斗爭、和想要奴役國人思想蒙蔽國人意志的封建勢力斗爭,他想反映的是那個時代黑暗的社會和悲哀的現(xiàn)狀,喚醒國人清除封建殘余,躋身革命事業(yè),對社會的不平等奮起反擊是他傾其一生所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到了他生命的盡頭,也未能看到在他的努力下,才能夠到來的正義的新世界。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fā)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這是小說的開篇,人物的意識首先登場了。為什么“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為什么以前的三十多年見到的“全是發(fā)昏”的呢?“我”的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我”覺得還是要小心,因為“趙家的狗”不知為何,“今天”看了我兩眼。其實主人公意識的登場,先生就預(yù)示著他的意識與常人的并不相同,否則“狂人”二字又從何而來呢?
這幾天出行“我”總覺得村人的眼神和言談舉止有些許異樣,便想起了其他村莊的人們將大惡人打死并把他的心肝挖出來吃的傳聞,“我”終于明白其中緣由,其他村莊的人會吃人,緣何自己村莊的人就不會呢,既然可以吃別人,為什么不可以吃“我”呢?“我”猛然發(fā)覺,原來這是一個吃人的世界!本文的敘述者說,“狂人”是患了“迫害癥”這類的癔癥,因此稱他為“狂人”。然而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生活在封建士大夫家族中在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中猛然覺醒的知識分子。他的臆想并不是毫無理由,他以為他所生活的世界日益變成一個人吃人的世界,其實他看到的是人們獨立的思想被日益吞噬,他看到的是在這個黑暗社會下人們的人格逐漸喪失。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所看到的“仁義道德”,是封建禮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經(jīng)覺醒的民主意識讓他看到這封建思想中極力提倡極力追捧與膜拜的道德,其實是活生生的“吃人”二字!在“狂人”臆想的世界里,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禮教地束縛下,一個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害的,人吃人的可怖的世界,他認識到,原來幾千年來的封建文化,教給人們的實質(zhì),其實就是“吃人”二字。他感到親情的缺失、人情的淡薄,他感到孤立于世間的艱險與悲戚,人吃人的殘酷迫害正在趨近于他,其實是封建思想的魔爪正在伸向他。“狂人”病癥只是把封建殘余對人身心的侵害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了,然而卻沒有人能明白他的恐懼,沒有人明白他的狂與不狂,沒有人能看到自己內(nèi)心比“迫害癥”更加可怕的病癥。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的“狂人”被看作普通人,而覺醒的人卻被看作“狂人”形單影只地艱難而忐忑地在亂世中掙扎度日。
現(xiàn)在看來,“狂人”其實說的并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個黑暗的世界里,在封建思想的壓迫下,人性逐漸泯滅的全體國民。
“救救孩子……”
多么微弱,無奈,又悲壯的吶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蝕的頭腦、被腐化的思想,到你們就停止吧,讓封建社會的假仁義假道德侵害到你們這一代就停止吧,別讓下一代的孩子們還像你們一樣,在這種可怕的、人情淡漠的年代里、在“吃人”與被吃中終其一生。
狂人日記摘抄4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幾個為數(shù)不多的“不正?!钡娜耍隰斞腹P下的這位“狂人”就是這么一位代表。
這位狂人把一切都想得那么壞,把別人的一舉一動都理解為要“吃我”,看到來給他看病的大夫,竟然被他看成了殺人的劊子手了,他懷疑土紳趙貴翁要吃它,懷疑所有人都要吃它,懷疑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到了最后竟然覺得自己也吃了妹妹的幾片肉,我們不禁覺得這個狂人,自始至終,都是自己一直多疑,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我們不由得想說他真的是一個神經(jīng)病。
但是就是在這位神經(jīng)病的記錄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可以吃人的封建禮教,一想到可以吃人的所謂“文明”的社會,不禁感到一陣寒冷,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會見到身邊的人被現(xiàn)在的禮教活生生的吃掉,那是一種什么感覺?
有一句成話是“苛政猛于虎”,是說苛刻的政策比老虎都要兇猛,那么這位瘋瘋癲癲的狂人所處的那個世界一定沒有幾個真實的人了吧,這些看上去體體面面的紳士們,全都是遵循著所謂禮教的人,那這些人統(tǒng)統(tǒng)都是吃人的老虎。
對這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多看我兩眼呢?”你說這里的狗是什么?是趙家養(yǎng)的狗么?可不是,這里是把趙家那個趙貴翁比作鬣狗呢!“鬣狗喜愛跟在大動物后面,吃已經(jīng)死了的動物的肉,據(jù)算很大的骨頭他們也叫碎了吃下去。”這不就是在暗喻著趙貴翁是那吃人的高手么?
在一本書里,滿篇滿頁的寫著仁義道德,可是仔仔細細看看,字縫里都寫滿了吃人二字,我從這句話讀懂了那時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其實每天都有一批批的人被文明和禮教吃掉。
狂人看似是個迫害狂,但是他是被什么迫害的呢?不就是當時能吃人的世道嗎?在這種世界下,有幾個不被吃,又有幾個不去吃人呢?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到,無論什么樣的危險,有一條好的法律,也是好的;不管是蜜罐溫床,還是腰纏萬貫,法律會殺人,你再怎么的感到安全,也無法活下去。我們現(xiàn)在是幸福的,沒有吃人的法律,但我們也要為了不讓我們的下一代受到這種吃人世界的折磨,也要去努力。
狂人日記摘抄5
魯迅,是我國的大文豪。曾著書、譯書無數(shù)。他關(guān)心下層勞動人民;他那無數(shù)著作像茉莉花香一樣,隨風飄過,但卻讓有幸聞到花香的人一輩子回味它,記住它。他那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曾影響過無數(shù)學(xué)者,而我也深受其之熏陶。
《狂人日記》主要描述了在舊社會時,“我”覺得任何人都想吃人,而自己就是“吃人集團”的下一頭獵物,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哥哥就是他們的老大,而自己雖然要被吃,卻永遠也要背負一個吃人的人的弟弟的罪名。當“我”覺得周圍的人都想吃自己時,發(fā)現(xiàn)孩子也想吃人,也吃過人?!拔摇辈挥傻冒l(fā)出感嘆:“救救孩子!”
我看完這一篇日記,很傷心,也很驕傲。傷心的是這篇文章其實是在揭露舊社會的丑陋,在抨擊舊社會。獅子似的兇心,兔子似的怯弱,狐貍似的狡猾……這無疑是魯迅先生眼中的舊社會,這也是廣大窮苦勞動人民眼中舊社會的寫照。雖然文中的我是一個不吃人的人,可還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呀!何謂吃人,其實吃人指的是剝削百姓,魚肉百姓。而雖然“我”不是干傷害百姓的人,但另外的腐敗官員卻干了昧良心的事兒,而他們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雖無直接的血緣關(guān)系,卻還都是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這時魯迅先生的無奈,也是廣大愛國者的無奈。兄的的唇邊不但還抹著人油,而且心里還裝滿了吃人的意思,這怎能不叫人悲哀,這怎能不使人著急呢?
但我也驕傲,因為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救過英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他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精神喚醒了多少刀俎上的中國人。他就好像黑夜里的一盞明燈,讓中國人看清前面是萬丈懸崖還是燦爛陽光;他就好像一根靈魂都是堅硬的棍子,幫助國人打退了一匹又一匹眼中冒著綠光,直勾勾看著國人的狼,勇哉,英雄!
在舊社會,也許有人會認為安是最好的,但我卻認為不安才是最好的。在祖國危難之際,在人民危難之時,前者安是茍安,后者是大愛,比小愛更偉大,更樸實無華。只有在祖國危難時,舍小家而顧大家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就像魯迅先生一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t斞傅摹犊袢巳沼洝饭P下的我對吃人的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的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這不是鬼話,而是真真切切的人話呀!即使亡國奴再多,但救國的人會更多,把亡國奴給消滅、埋葬,把茍安、茍存的思想從華夏大地上真正“吃掉’。其實人要以樹為榜樣,樹的葉子就像各種挑逗你內(nèi)心底線的誘惑,雖然樹在平時都在猶豫,就像葉子雖長在樹上,但風兒一吹,會顫動,有時甚至?xí)袈湎聛硪粯樱坏┑搅宋ky之際——冬季,樹就會把葉子脫落,只剩主干和樹枝,就像把各種誘惑搜甩掉一樣,這時,即使再下雪,也打不到主干了。魯迅先生就如同在冬季的樹,昂首挺胸,不被遭受的迫害和誣陷所妥協(xié)。魯迅之妻許廣平在《欣慰的紀念》中說:”魯迅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边@確實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狂人日記》中的最后一句話“救救孩子”道出了魯迅先生的心聲。確實,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沒有受舊社會影響的孩子,或許還有。從此點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也非常重視對孩童的教育。宋朝宰相范仲淹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魯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他在廣大窮苦人民的心中永遠是不朽的,永遠是嘴高尚的。
魯迅先生的偉大,深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魯迅先生的作品,已成了我靈魂之中的中流砥柱,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缺的東西。
關(guān)于狂人日記摘抄相關(guān)文章:
★ 勵志好句子摘抄
★ 讀后感大全摘抄
★ 白光好句精選
★ 林夕勵志歌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