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1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我們這里的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吃咸蛋黃,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劃龍舟比賽。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媽媽就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jié)了,你還要不要吃蛇肉?。俊薄爱斎灰?!”我響亮地回答。“那我們現(xiàn)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去?!薄昂醚剑】熳甙?!”于是,我就跟著媽媽去菜市場了。
來到菜市場,我們沒有看到蛇肉。于是,媽媽就帶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了一處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們是不是買蛇肉???”我搶在媽媽前說:“是的!”那個人就讓我們自己挑選。我看到那幾條蛇在籠子里面游來游去。它們還不時把頭抬起。我不禁有些心驚肉跳了。媽媽卻不怕,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就要這一條!”“好!”說著賣蛇的人捉起那條蛇。他用手捏住蛇的頭,用腳踩住蛇的尾,再用空著的手拿了一把刀,靈活地把蛇頭給宰了下來,然后立刻把蛇皮剝?nèi)?。接著,他拿刀把雪白略帶粉紅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接過裝著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飯的時候,媽媽把香氣四溢的紅燒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開,還沒有等媽媽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就吃了起來。爸爸看到我這樣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著夾起蛇肉吃了起來。媽媽說:“看你們父子倆的饞樣……”我和父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媽媽也跟著我們一起品嘗起來。這紅燒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極了。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2
端午節(jié)來嘍!我左盼右盼終于盼來了五月五日,這一天來的可真遲啊!我等它等的都快急死了。你問我為什么這么盼端午?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端午節(jié)這一天有得吃有得玩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到端午我們就要放假了!
五月五,端陽節(jié),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歡的是吃粽子了!我偷偷告訴你我吃粽子一次能吃好幾個呢!你可千萬別說我光會吃不會做哦!我也會包粽子:在包粽子前,現(xiàn)將包粽子必備的糯米置于水中泡上一段時間。把采來的箬竹葉放置于水中洗干凈,然后把箬竹葉卷成圓錐狀,將糯米放入其中。卷好,用線將粽子捆起來便做好了!如果在粽子里加入幾顆蜜棗,那么粽子大味道就會更好了!
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還會佩香囊、懸艾草菖蒲。不過,賽龍舟在我們這里并不常見,我們喜歡在家門口懸艾草菖蒲。用銀杏葉與艾草泡水洗澡。父母還會在孩子的耳朵里,鼻子里點上幾滴雄黃酒。在做完這些之后,父母會在孩子的手上扣絨,這些都是人們用來祈禱來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方法。
說到端午節(jié),我們不禁想到屈原,這個節(jié)日就是因為他而得來的: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的《續(xù)其諧記》和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據(jù)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磥?,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對了,剛剛說完了懸艾草菖蒲,還沒說掛香囊呢!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jié)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夸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而且掛香囊對身體也有好處哦!香包內(nèi)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以往由于醫(yī)藥不發(fā)達,這些有有殺菌作用的香包被帶在孩子們的身上,起到避邪正氣、防治蚊蟲和不祥之物騷擾的作用?,F(xiàn)代的香包中填充用的香藥成分有所突破:薰衣草、馬鞭草、迷迭香、干花都可以用來做香包。
看完了上邊,我確信你和我一樣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它又好玩又有好吃的。不過,韓國居然和我們爭端午節(jié),你說這有什么理由?不過,我們的確沒有韓國重視這個節(jié)日,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3
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jié)氣,端午節(jié)顯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jié)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考慮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nóng)村,端午節(jié)確是一個忙碌的節(jié)日,因為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nóng)耕文化之中,端午節(jié)代表著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待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可以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jié)卻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獲的季節(jié),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jié)的前一天正好可以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頓,
現(xiàn)在,南北差異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大,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tǒng)習俗。
中國人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是中國歷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據(jù)說,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不過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p>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xiàn)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xiàn)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4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xiàn)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jīng)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5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nóng)歷五月初六是家鄉(xiāng)的龍舟節(jié)。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彩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zhàn)勝困難!”他們?nèi)缤婈犚粯油L。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后了,在觀眾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著了,拼命地劃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沖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后,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jù)說,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zhàn)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zhèn)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并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后,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后難以置信,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初中與端午節(jié)日相關的抒述日記相關文章:
★ 初中周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