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訓練4篇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4篇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1: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請以“最前與最后”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審題點撥:
首先明確關鍵字詞:“最前”、“最后”、“痛苦”。漫想之后整合為三類: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
林則徐“第一個開眼看世界”,屢遭排擠、迫害。哥白尼創(chuàng)立“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廣場。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
陶淵明、李白,走在蠅營狗茍謀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過著自得其樂地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們何來痛苦?譚嗣同是為變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懷著為進步而獻身的熱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鐘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為全人類造福;劉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臺的最前端,他面帶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并不為自己柔嫩的雙手變得粗糙而痛苦,也不為歲月在她的光潔的額頭上刻下了絲絲皺紋而痛苦,她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為了全人類而快樂地工作著。牛頓、愛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前人的理論,發(fā)現不足,不斷改進能夠獲得驕人的成就。丘吉爾學生時代功課在全校最后,鍥而不舍,努力奮斗,終成大器。
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
屈原始終站在政治斗爭的前沿,他為國家的衰敗而痛苦著,但最后能以死報國,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永遠都是一個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魯迅走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2: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姚明率領中國男藍的隊友們,為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干細胞。姚明鄭重承諾,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棄一切,回國捐獻。姚明還表示:除了捐獻骨髓,他還將抽出時間,參與相關公益推廣活動。
(2)成龍在上海組織慈善周末,又是演唱會,又是美女賽車,又是慈善拍賣晚會,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個,慈善捐獻。成龍表示帶領更多好朋友參與慈善事業(yè)。
(3)蘇有朋利用過生日時機,成立“蘇有朋慈善基金會”,把生日收到的賀金作為第一筆慈善基金會的基金,并表示以后會通過義演等手段增加基金會的基金,幫助更多的人。
要求全面理解上述三則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提示:
多則材料審題的關鍵是找到材料的共同點。上述三則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參與慈善公益事業(yè),關鍵詞是“慈善”,據此,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觀點:①慈善時尚化會是一種進步。②構建和諧社會,我們需要相信愛。③奉獻點滴愛,社會更和諧。④奉獻愛心,社會更和諧。⑤要有感恩和回饋之心。⑥用慈善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愛。⑦讓更多的人擁有對社會的愛和責任。⑧做個慈善的人,讓世界更美好。⑨擁有一顆慈善之心,生活將更豐盈。⑩慈善源于對生命的愛。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3: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座荒蕪了的花園里。
美麗的池子干得見底了。美麗的花木枯萎盡了。玫瑰死了,夜鶯好久沒有飛來了。除了蟋蟀在草叢中悲鳴,只有有毒的惡草與刺人的荊棘生長著。
有一天,忽然有幾個人到園里來。
他們看見這座美麗的花園出現這樣的凄涼情況,個個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幾乎要痛哭了。一個嘆氣道:“難道我們就任它長此荒蕪了嗎?”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來,答道:“不,決不!我們應該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們討論怎樣改造這座蕪的花園的方法。
一個人說:“應該先把惡草和荊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個人說:“不然。應該先把花木運來,然后去砍除惡草和荊棘,因為——”
另一個人說:“我表示同意A君的話,惡草和荊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決不能栽種的。因為——”
其余的人說:“不然。你的話錯了。我贊成B君的意見。因為——”
他們各舉了許多理由,互相辨論著,還引了許多例子來證明他們的話,由早餐的時候一直辯論到正午,家家炊煙起了,還沒有停止;甚至于因為意見不合,互相謾罵……而且扭打了。
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提示:
新材料作文可以提煉的角度較多,更容易離題。首先要抓關鍵句,其次要“以果溯因”。從“花園照舊荒蕪著”的原因是什么?去找突破口,就能找到材料的主旨。
下面的審題可以是切合題意:“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于空談”、“臨淵漾魚,不如退而結網”等
下面的角度可以屬于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求同存異”“協調”“團結”“合作”
偏離題意:“分清主次”“妥協”“退讓”“雄辯”“和諧”“目標”“當機立斷”。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4: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為讓8億農民同樣享受到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免征了農業(yè)稅、特產稅,全國80%的農村推行新型合作醫(yī)療制度,農民生活低保制也在部分地區(qū)進行試點。
?、诟倪M和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安排模式。2007年在2006年的基礎上再增加上萬人的生源計劃投放到升學壓力較大的安徽、河南、甘肅等8省。
?、郯不浙~陵市通過扶持弱校,推行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247所學校的校容校貌、教學設施、教育質量等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無需擇校的城市。
?、転樽屗泻⒆佣寄苌系闷饘W上好學,中央財政支持義務教育的支出將由上年18億元增加到95億元,明年將安排200億元。
?、蒉r村兒童今春免費上學,中央106億元經費預撥到位。新華網北京(2007年) 2月27日電(記者呂諾)全國中小學開學在即,為確保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免費上學,春季學期中央財政應承擔的免除學雜費、補助學校公用經費的資金92億元,為貧困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資金14億元,日前已經預撥到各地。
?、拚貏e關心和幫助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進和規(guī)范經濟適用房制度。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提示:
作文題是多則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所給的材料屬于正面列舉型。分析這類材料,應找到所列的人、事、物的共同點,據此確定中心。據此,作文可以這樣來讀材料:
1、概括材料:(六則材料列舉了什么事或什么現象?)
分析:主要人物———(中央或地方)政府
中心事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動。
(①建設新農村,②③④⑤促進教育公平,⑥關愛弱勢群體。)
所以,六則材料列舉了這樣的事或現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動。
2、這些措施和行動針對誰?
最廣大人民(農民、學生、弱勢群體)
3、政府為什么這么做?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或影響或價值……)?
(為什么):共享社會發(fā)展的成果。(材料中涵義)
(意義):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公平。(材料外)
故六則材料的中心可以概括為:政府采取措施和行動,讓最廣大人民共享社會發(fā)展的成果。
下面,我們就可以依據六則材料的中心,再結合六則材料中的人、事、物,多角度的尋找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參考:
1、農民角度:
a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扶助農村地區(qū)的發(fā)展),讓八億農民同樣享受到社會發(fā)展成果。
b 讓八億農民同樣享受到社會發(fā)展成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c 讓八億農民同樣享受到社會發(fā)展成果,
體現社會公平原則。
可以記敘建設新農村的具體事件。既可以寫政府行為,也可以從某一個(幾個)人對建設新農村的生活體驗這一角度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