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1
我來到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一縷清風徐徐吹來,耳畔的發(fā)絲迎風揚起。氣勢恢宏的紅色大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光芒,守護在兩旁的建筑似乎有些年頭了,讓人不由地想知道它的歷史故事……
慢慢走上綠樹成蔭的小路,細細瀏覽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塑,感悟著墓碑上所鐫刻的滄桑歷史……我緩緩來到了烈士們的陵墓前。這里有長長的臺階,沿路樹木蔥蘢,蒼翠欲滴,盡頭是烈士的墓冢。一步一步往上走,我仿佛置身于一個只有光芒沒有黑暗的地方。用指尖撫摸青石板上的幾個大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感受著那凹凸不平的觸感,一股奇異的感覺涌上心頭……
俄頃,我的眼前竟浮現(xiàn)出廣州起義的一幕——陳鐵軍和周文雍在刑場舉行婚禮。那天下著毛毛細雨,寒風刺骨。敵人將周文雍、陳鐵軍押赴黃花崗刑場。群眾聽見他們慷慨激昂的呼喊,紛紛趕來尾隨行車,形成悲壯的送別隊伍。在行刑的那一刻,周文雍和陳鐵軍決定把他們在革命中產(chǎn)生的愛情公之于眾,在刑場上大喊:“我們要舉行婚禮了,讓反動派的槍聲作為婚禮的禮炮吧!”他們身上早已被酷刑折磨得血跡斑斑,手銬把他們的身體押在敵營,但他們的意志和靈魂永遠不會屈服!在旁的群眾無一不被他們臉上的決絕與眼中的愛意所感動。
我抬頭看向萬里無云的天空,心里不禁感慨萬分。
是啊,這些勇敢堅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為我們筑起這一片藍天。無數(shù)的革命烈士用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寧死不屈的勇氣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是共產(chǎn)黨、什么是紅色基因!我們應該傳承紅色基因,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為有了紅色基因的傳承,我們的祖國逐漸變得強大。我國無論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還是科技都在飛速進步。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而且預計會在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北京申奧成功、“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wǎng)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這些耀眼的成就,無不向我們展示著祖國的日新月異。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挑起時代的重任,肩負著無數(shù)革命烈士的深深期許。我們要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如:不屈不撓、熱忱善良、堅強勇敢的品質(zhì)。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立大志,立長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準備為祖國發(fā)展、民族昌盛而奉獻自己;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guān)注社區(qū)治理并為之獻言獻策、利用閑暇時間做志愿者服務社會;我們要爭取加入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為身邊同學的榜樣,積極幫助他們,共同進步。
只要我們有夢想,肯拼搏,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xiàn)理想,祖國的未來會前途無量!未來的中國,再也沒有貧窮人口、沒有忍饑挨餓的人;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智能社會,人們的生活富足美滿;未來的中國,也將不再有環(huán)境污染,綠水青山永在旁;未來的中國……
未來有無數(shù)種可能,只要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人,那么中國的未來必定更美好!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2
自古以來紅色便隱含著鮮血。那張揚而又赤烈的鮮艷原色,曾帶給我們無數(shù)震撼,它鮮明的顏色訴說著它的由來,匯集了多少熱血青年的高漲吶喊聲,熔融了多少奮不顧身的戰(zhàn)斗犧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與紅色精神。
貫穿歷史過往的紅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舉旗幟,揮舞著旗擺,指引方向。
跨越時空的隧道,穿越時空之門,我們回到過去,在祖國壯麗的河山中,無處不閃爍著革命紅色的光芒,無處不印記著紅色革命的腳印,我們被這紅色所征服,感嘆他們的偉大,感嘆英雄們的紅色精神。
“怕死就不當共產(chǎn)黨員!”一位15歲女孩堅定的聲音回蕩在耳邊,一個花季少女的年齡,詮釋了堅強的深刻含義。她——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不顧自身安危,無畏中包含著多大的決心與毅力,_親自為這位少女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各地的抗敵戰(zhàn)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了,廣大人民一呼百應,劉胡蘭倒下了,夏明翰撐起了紅色革命的一片天。還有萬里長征、盧溝橋事變的無數(shù)流血犧牲,“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關(guān)系的基調(diào),雖沒有紛亂的戰(zhàn)爭,沒有血流成河的犧牲,卻也有無數(shù)的紅色精神?!肮そ尘瘛笔侵腥A傳統(tǒng)文化歷史長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們的“釘子”精神成為引領(lǐng)當今社會的旗幟,他們的堅韌、不辭辛勞的奉獻,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當浸進骨子里的東西,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是這種精神的承載者、傳播者、踐行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臺,起于壘土?!敝袊鴫舻膶崿F(xiàn)也是如此,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去建造中國夢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v使?jié)鉄熉駴]了整棟樓房,縱使一千多度的高溫,王峰依然在發(fā)現(xiàn)火情之后義無反顧的三次沖進火場救人,在他三次從濃煙滾滾的火海出來時,王峰已快被燒成“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鄰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因為王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從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鄰居無一傷亡。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烙下你的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盤,紅色精神在人們心中永生。
支月英,扎根鄉(xiāng)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師,1980年,只有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xiāng),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千米,離鄉(xiāng)鎮(zhèn)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三十六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許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她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時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辮,但紅色精神始終堅守在深山。
正是這些無畏的英雄,撐起了整個中國夢的進程,這些舍己為人的優(yōu)秀精神,正如數(shù)十年前一場場的紅色革命般洶涌,無論十年、百年,這些紅色精神依然在我們心中永駐,在我們血液中流淌。
面對未來,我們應當繼承這些紅色精神,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盡我們所能,讓紅色精神永遠傳承。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3
紅色,象征著光明,象征著溫暖,象征著力量,象征著未來。當我們坐在寬闊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些關(guān)于戰(zhàn)爭年代的課文,當我們坐在火爐旁,聽爺爺奶奶講戰(zhàn)爭的故事,于是,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留下了紅色的印記。
紅色基因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靈魂。傳承紅色基因,讓我們的五星紅旗永不褪色。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種信念要堅持下去,對于新時代的我們來說,就必須在思想和學習上擰緊螺絲,自覺做理想信念的繼承者。
紅色基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核。它孕育了著名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先烈們?yōu)榱藝要毩?,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奮斗,不畏犧牲。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用信仰和決心,寫下了人類史上的壯美詩篇。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牢記“愛國”兩字。
從前愛國是:不當漢奸,英勇奮戰(zhàn),帶兵打仗。而現(xiàn)在不同,現(xiàn)在的愛國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國家發(fā)明更先進的武器?;蛘咤憻捄蒙眢w,扛起邊防戰(zhàn)士肩上的槍支,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
雖然中國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但是還是有許多地方戰(zhàn)爭頻發(fā),有許多人還在用生命來保衛(wèi)祖國。但有人不懂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仍舊窩在被窩里打暴力游戲。這跟吸毒有什么兩樣?難道還想背上“東亞病夫”的稱號?
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4
多少時代變遷,幾經(jīng)更遙遠,在和平之鴿的庇護下,祖國不斷向前。
當人們刷屏微聊時,當青少年聽搖滾樂學著非主流時,那些紅色經(jīng)典是否離我們越來越遠?那些先列事跡是否被人們遺忘?不,當然沒有,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天空中出現(xiàn)那一抹紅色,是那么鮮艷,那么奪目,心頭莫名滋生起自豪感來。
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是的,小時候的我酷愛看戰(zhàn)爭片,一看便起勁,看見王二小被敵人抓去便急得哇哇大叫,一看見鬼子被炸,共產(chǎn)黨打勝仗又破涕為笑,嘴里還振振有詞,我長大也要殺鬼子,保家衛(wèi)國,遙想當年的激動。我心中也泛起點點漣漪,遙想共產(chǎn)黨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一切為前線的決心,是多么英勇的風采。
革命先烈,我敬重你們,你們的鮮血,澆灌明日的朝陽,用身軀,鋪墊遠方的路。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總是穿梭于槍林彈雨中,和敵人斗智斗勇。在此,便涌現(xiàn)出一大批保家衛(wèi)國之英雄,那舍身堵槍眼的黃繼光,寧死不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英烈浩氣,威震敵膽的英雄魏,拯民……。太多太多。正是有這些英雄的舍生忘死,才有今天的繁榮昌盛,俗話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對呀?!?/p>
漫漫長征路,一路艱辛坎坷誰知道?過草地,翻雪山,淌泥濘,十萬八千里,路途之遙遠,九九八十一難,克服重重難關(guān),_在《七律。長征》中寫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多么凜然的氣勢,窮山惡水,不怕苦、不怕累,正因為共產(chǎn)黨員心中有德念,有希望,腳下才有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天,我站在長征大橋之上,望車川流不息,貢江的水流向遠方,想起一句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掏盡英雄。路邊的小學生佩戴紅領(lǐng)巾,成了最美的風景。再向前,在廣場上,革命先烈的雕像,栩栩如生,手握槍柄,武裝起來,一種大義凜然的正氣瞬間彌漫我。有幾個孩童正在上面拍照,稚趣橫生。黨的十九大指出:讓紅色精神光耀新時代,讓紅色基因融入時代,是的,泱泱華夏,炎黃子孫,中國人的紅色情結(jié)與俱生來,它流動在民族血脈里,遺傳于民族基因中,我敬仰紅色,它是新時代的生命與鮮血澆灌的贊歌,唱響新時代的樂章。
如今,祖國以日新月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革命英魂也能含笑九泉,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必須傳承紅色基因,與時俱進,在大江南北展現(xiàn)紅色風采。
敬重革命先烈,我們是紅色接班人。
2022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秀征文5
當你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知識的時候,當你們來到人流如織的游樂場玩著各種玩具的時候,當你們躺在爸爸媽媽的懷抱里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你們是否想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
暑假,我閱讀了一本名叫《紅色精神》的課外書,它使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先輩們艱苦奮斗、流血犧牲得來的。
這本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革命故事,這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分別體現(xiàn)著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其中令我最為之動容的故事還是——朱德的扁擔。
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朱德同志身先士卒、艱苦奮斗的精神再一次深深觸動我的心靈。
1928年4月,狡猾的敵人由于對井岡山上軍事力量的迅速壯大感到恐慌,便實行經(jīng)濟封鎖,妄圖把紅軍困在井岡山,餓死、凍死。被封鎖的紅軍面臨著衣、食、藥等許多方面的困難,其中最難的就是吃飯問題。紅軍要吃糧食,必須自己下山去挑糧。
井岡山地勢險峻,紅軍從山下挑糧上山,幾十里無平路,翻山越嶺,挑一次糧至少得奔波一天。42歲的朱德軍長親自帶領(lǐng)戰(zhàn)士們下山挑糧,每次都要求把兩只籮筐裝得滿滿的,他成了這支挑糧隊伍中年齡最大、挑得最重的人,但走起路來仍然穩(wěn)健利落,毫不落后于那些年輕的戰(zhàn)士。戰(zhàn)士們看到朱軍長既要制定作戰(zhàn)大計,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食,十分心疼他。于是,他們商量將朱軍長的扁擔藏起來,這樣他就沒辦法挑糧了。哪知道朱德找不到扁擔,自己重新做了一根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從此,他的扁擔就再也沒人“偷”了。第二天,朱德的身影又出現(xiàn)在挑糧隊伍中。就這樣在朱德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井岡山軍民的共同努力,井岡山的糧食儲備充足,變成了糧倉。
是啊,這一根小小的扁擔,讓我們看到了朱德身上那崇高的品質(zhì)。作為軍長的他完全可以命令戰(zhàn)士們?nèi)ヌ艏Z食,何必親力親為呢?作為年齡最大的他,完全可以不挑或少挑,何必累著自己呢?而朱德卻不是這樣做的,在那艱苦的歲月里,他選擇了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朱德身上這種身先士卒、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頓時覺得革命前輩是多么崇高、多么偉大。他們正是憑著這種優(yōu)良品質(zhì),才領(lǐng)導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個勝利。
有首歌唱得好:“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這些革命先輩們的.奮斗,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這些可敬的革命戰(zhàn)士,當敵人給他們?nèi)怏w上的折磨,卻搖不動他們那鮮紅的革命精神。他們的堅強、勇敢,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如今,在革命先輩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談起珍惜條件,我卻有些自愧不如。每次吃飯時,我不是嫌菜不好吃,不入味,挑三揀四,就是吃完時碗里還剩下許多飯粒,看都不看就走了。媽媽批評我的時候,還不以為然,心想:碗里剩幾粒飯有什么關(guān)系,家里的米多得是呢?我從未想過,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士們能吃上飯就算極好的待遇了,他們每天都忍著饑餓,耐著嚴寒,一步一步向前進。而我卻嫌這嫌那,還浪費糧食,完全不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條件。每次想到這些,我恨不得鉆到地縫里去。
幸福的日子很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堅貞。只知道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不懂的什么是戰(zhàn)爭,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今天,雖然那些革命先輩們已經(jīng)永世長眠了,但它們的名字會流芳百世,他們的紅色精神一定會被我們這一代人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