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方法
2017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方法
高考將至,各位高三同學做好準備迎接高考了嗎?在這最后的時刻,一定要鎮(zhèn)定且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求在最后階段沖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2017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方法介紹,希望對您有用。
2017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方法一
“3”----三個過程
三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把基礎知識或者新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三輪進行反復的認知(即理解、消化、融會、貫通)的過程。
1、學校學習:學校學習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基礎知識都來源于學校老師的傳授,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同、努力程度不同等等,導致很多學生均為一個老師教的,考試成績差異卻很大。
2、家庭學習:是學校學習的補充,是較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若家庭學習做的較好的學生,其成績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3、再學習:即日復習和周復習。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注重基礎,查缺補漏的再學習。再學習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將所有知識點一字不漏的再學一遍,再學習應掌握方法和提高效率。
“4”----四個環(huán)節(jié)
1、學:就是接受新知識。在校學習要緊跟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基礎的知識點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現(xiàn)了差距一定要及時彌補,不要放松或者丟棄疑點,否則積少成 多,會嚴重影響聽課的質量,增加自己基礎知識的學習負擔。學生必須每天做日復習,并且復習應在做作業(yè)的前面完成。日復習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當天完成老 師作業(yè)正確率的高低和做題速度的快慢。
2、查: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檢查,作業(yè)和考試是查的主要方式。查是對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的一個超額雖解決針對性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老師通過布置作業(yè)或安排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所學的知識點 是否掌握。寫作業(yè)和
考試并不是老師的目的,布置作業(yè)和安排考試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考試來了解自己知識點的漏洞。
3、改:就是對知識不穩(wěn)固和漏洞進行整改,一個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錯題本,并隔段時間將其再做一遍。
4、納:即知識的歸納,歸納知識點時有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才行。
“6”----六個習慣
一、預習習慣:首先要提前發(fā)現(xiàn)新知識點的重點,難點,疑點。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階段時間的控制分為三種:日預習,單元預習,學期預習。
2、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如果是以前沒有預習的學生不要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都搞提前預習,這樣會感到時間不夠,造成學習壓力,可以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先預習,再逐漸增加學科。
二、聽課習慣: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要記課堂筆記,圍繞知識重點、難點、疑點。聽課要注意的問題:
1、做好聽課的準備工作
2、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注意力
3、聽課時要結合自己的個性需求去聽
4、積極和老師互動
5、處理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三、復習習慣:復習要對照課堂筆記抓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這個習慣應該融合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而不是抓們?yōu)榭荚嚋蕚涞摹?/p>
復習也需要注意分為日復習,單元復習,全面復習。
四、作業(yè)習慣:作業(yè)要控制時間,提高正確率和單位時間的
學習效率,提高應試能力,我們認為,作業(yè)習慣決定了考試習慣。
作業(yè)的基本要求:注意力集中,時間合理控制。
基本過程:審題,思考(尋找解題途徑)、正確解題、檢查。
五、思維習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應該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等方面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習慣。
六、作息習慣:要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很關鍵的一點。
“1”----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1”就是制定一個好的計劃,并把一個最終計劃劃分成一個個階梯式遞進目標,然后一步步實現(xiàn)它。
1、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幫助學生擬訂一個學習計劃。
2、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定期做一個小結,把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化。
3、管理好自己的漏洞,做一個深層次的試卷分析。
做好學習計劃以后,最關鍵的就是定時定量的完成學習計劃,把它養(yǎng)成習慣。
2017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方法二
獲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樣開發(fā)本人的潛力。研究表明:“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并不難學到手。根據美國教育專家和尖子生自己的意見,主要有以下十項:
1、以學為先。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正是理應先于娛
樂。
2、隨處學習。每天練跑途中記憶詞語;在盥洗池旁貼一張詞匯表,每天刷牙時熟記一個生詞;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堅持不懈。
3、講究條理。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
4、學會閱讀。學會快速閱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的目錄、圖解和插圖,為提前了解本書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當積極的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的全部信息為止。
5、合理安排。再晚也勉勵自己當天完成作業(yè)。
6、善做筆記。強調記筆記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有的在筆記本中間華一道線,半邊摘錄課文概要,另半邊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
7、書寫整潔。
8、及時提問。
9、學習互助。學生經常一起討論家庭作業(yè)中的難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10、自我測查。記筆記時,對自認為可能會考的知識點格外注意,課下根據這些知識點自編模擬題,并在考試前夕做出書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圓滿,就回過頭來在復習。
除此以外,絕大多數尖子生還有一條無秘可言的“秘訣”,那就是:家長的影響。他們的父母誘導孩子從小熱愛讀書,并提出合理標準和嚴格要求,千方百計激勵孩子刻苦學習。其教子之方用一句話概括是:向孩子灌輸責任感,讓孩子自己化責任感為行動。
只要努力,我們都有成功的機會!
中學生必須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行為特征,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動傾向性。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那么中學生必須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閱讀自學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后聯(lián)系,反復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二、總結歸納的習慣
每章每節(jié)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后必須有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lián)想暢通,思維活躍。
三、觀察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yǎng)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
四、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復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五、練后反思的習慣
讀書和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復習備考過程中,每個同學都進行強度較大的練習,但做完題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要從五個層次反思:1、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2、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3、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4、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yǎng)求異思維;5、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fā)散。當然,如果發(fā)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應當培養(yǎng)的優(yōu)良習慣還有許多,諸如有疑必問的習慣,有錯必改的習慣,動手實驗習慣,課前預習習慣,查找工具書的習慣等等,總之,成長中的青年學生,一定要培養(yǎng)好習慣,克服壞習慣,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