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小論文示例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有著特定的內涵和主導地位,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小論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小論文篇一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有著特定的內涵和主導地位,其基本精神肩負著一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攏著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本文著重從文化含義、分類、功用以及中西文化差異幾個角度論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表明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繼續(xù)繁榮和發(fā)展我們的民族文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西文化差異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wěn)定形態(tài)的文化。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有著特定的內涵和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肩負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攏著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社會起源、發(fā)展和演變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具有獨特文化風貌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創(chuàng)造的民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古今中外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從前,我們誰也不會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們的倫理更完善、立身處世之道更先進的民族存在;現在,因為東方中國的出現,使我們覺醒了。”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等人在思想啟蒙運動中,也高舉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以反對宗教神權,反對封建王權。他們對中國崇尚理性的道德觀念甚為推崇,甚至著文主張歐洲各國政府必須以中國為范本?,F代學者余秋雨也在《千年一嘆》寫到:“中國就像是一個兩千多歲的老人,今天他還在和眾多年輕人一起跑在世界的田徑賽場上?!?/p>
一、文化的含義
在中國,文化是一個古老的詞匯?!拔摹钡谋玖x是指由各種顏色交錯而形成的紋理,后來引申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文德教化等。“化”的本義是生成、造化,指事物一種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后來引申為教行遷善等意義。“文”與“化”聯用最早見于《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疤煳摹保柑斓肋\行的自然規(guī)律,如冬去春來、風雨雷電等?!叭宋摹?,指人際之間縱橫交織的社會關系、人倫規(guī)范和風土民情等。這里的“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系,已經具有“以文教化”的思想。西漢以后,“文”與“化”才合成一個整詞,如西漢劉向的《說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段倪x?補之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這里的“文化”,或與天造地設的自然對舉,或與無教化的“質樸”、“野蠻”對舉。總的來看,我國古代“文化”一詞的本初含義偏向于人類的精神領域,是一種人文文化,屬于狹義文化的范疇。我們現在常用的文化一詞,源于西方拉丁文Cultura。原形為動詞,含有耕種、居住、練習、注意等多重意義。英文寫作Culture,表示栽培、種植之意,并由此引申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yǎng)。由此可見,西方“文化”一詞比中文“文化”的含義寬泛些,包括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含義。
“文化”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吨袊?a href='http://www.zbfsgm.com/baike/' target='_blank'>百科全書》說:“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tài)在內的精神產品?!睆V義文化涵蓋眾多的領域,包括認識領域(語言、哲學、科學、教育)、規(guī)范領域(道德、法律、信仰)、藝術領域(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器用領域(生產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們的技術)、社會領域(制度、組織、風俗習慣)等。幾乎與人類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和文化密切關聯。因此,廣義文化又叫“大文化”。狹義文化是指人類在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包括上層建筑及其意識形態(tài)。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狹義文化專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因此,狹義文化又稱“小文化”。
二、文化的分類
一般情況下,文化研究者往往從不同的視角對文化的結構作出不同的分類。例如:從時間角度,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等;從空間角度,分為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從不同的社會功用角度,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等;從文化自身發(fā)展的內在邏輯角度,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四個層次等。其中精神文化,又稱“心態(tài)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蘊育升華出來的價值觀念、知識系統、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等。心態(tài)文化又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兩個部分。社會心理是指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面貌,如人們的情緒、愿望和要求等等。社會意識形態(tài)則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由科學家、作家、學者對社會心理進行歸納、概括、整理,用物化的形態(tài)如著作和藝術品把它們固定下來,并跨時空傳播,留傳后世,如文化典籍,世界性的名著名畫等。
文化結構無論如何劃分,核心都是價值觀念的問題。無論是哲學宗教、科技教育,還是文學藝術、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都折射出某種價值觀念,反映出一個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特征,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最根本就在于價值觀念的差異。
三、文化的功用
人類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創(chuàng)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蓋的范圍內和不同的層面發(fā)揮著主要的功能和作用:(1)整合功用。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于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fā)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采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么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2)導向功用。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并傾向于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四、中西文化之差異
當今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交往日益繁多,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關系密切。但是,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環(huán)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各自主要特性,產生了差異。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體現在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中,有著各自不同的規(guī)則和習慣。
(一)文化內涵不同
根據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形態(tài)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兩者分別歸結為和諧型文化與抗爭型文化。
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于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獲罪于天,無可禱也”。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象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在處理在人與人關系問題上,中國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體輕個體,重和諧輕抗爭,強調宗法性、紀律性。它對人進行規(guī)勸與約束,束縛人的自由意志及創(chuàng)造精神,輕視生命個體的價值和尊嚴。中國文化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對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培養(yǎng)人的群體觀念、順從誠敬意識等,尋覓的是一種中庸的、調和的處理途徑。中國文化的那種和諧觀念,同時也體現和培育了國民順從、屈服、保守與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的精神,鮮有抗爭意識和反叛勇氣,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中國人向來以“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準則,人生處世要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言談舉止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征,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的。
在西方,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奧秘和征服與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提出“和諧來自斗爭”,普羅泰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便是人與自然孑然分立的鮮明寫照。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支配下,自古以來西方社會就把自然與人區(qū)分并對立起來,自然僅是被人認識、利用、征服的對象,強調人的獨立自主和積極進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獨立精神。在處理人與人關系上,西方更為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獨立,強調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重視私有財產的獲取和保護,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zhàn),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tài),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fā)展自己表現自我?!爸t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往往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
(二)價值取向不同
1.從價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中國人注重群體、社會、和諧。西方人的價值觀認為,個人是人類社會的基點。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于自己的能力,有個人才有社會整體,個人高于社會整體。因此,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的幫助看作是令人難堪的事,以為接受別人的幫助是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他們提倡每個人應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越是表現出自我個性,越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意識很強,靠競爭來取得自己的利益,實現自己的價值。
中國古代把并排者之爭叫做“競”,把對面者之爭叫做“爭”。后來人們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即比賽著奪取的意思。但在中國古代一般把“競”、“爭”當作不好的事情,而提倡“忍”、“讓”,缺少對公平競爭的尊重和向往。儒家學說強調的是“長幼尊卑”的等級程序,道家學說強調的是“無為、不爭、若水、爭雌”,儒道互補,再加上皇權的愚昧與殘酷,中國人的思想意識里比較缺少“競爭”的觀念。中國人的價值觀,強調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fā)展,個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集體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視為集體的成就,集體感到光榮。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無私奉獻的情操。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關懷是一種美德。但是個人競爭意識、拼搏意識不強,存在著一種依賴性。
2.從倫理道德上看,西方人注重個人放任,創(chuàng)新發(fā)展,張揚榮譽;中國人注重謙虛謹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成就而自豪,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和獲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勵個人開拓創(chuàng)新,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杰出超凡的事業(yè);西方人的家庭觀念比較淡漠。子女一旦結婚,經濟上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養(yǎng)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親屬關系比較疏遠。
3.從行為規(guī)范上看,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國人“重義”、“重情”。在西方社會由于強調以個人權利為基準,以追求私利為目標,因此不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護個人的權利,也可以制裁人權的侵犯,因此,西方國家法治的發(fā)展是與人的權利價值觀有密切關系的。中國人由于受傳統的義利思想的影響,重義輕利,重情輕法。孔子在《論語》中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把義當成最高準則。儒家強調,不能驅義逐利。由于自古以來主要靠道義約束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和維系社會,而不是靠法律約束,因此,人們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
4.從社會關系上看,西方人平等意識比較強,中國人等級觀念比較強。西方的平等意識強調個人競爭之上的平等,無論貧富,人人都會尊重自己,不允許他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又能充分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人以自己的貧寒出身為恥,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國人的等級觀念比較強,“官本位”思想還大有市場,“家長制”、“一言堂”,封建主義的特權思想等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正常進行。
中華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民族身上烙下深深印記的民族文化基因,是記錄著中華民族風雨歷程的鮮活的心靈史,也是昭示著中華民族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寶貴的啟示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也說過,如果允許他自由選擇時間和國度的話,他希望自己成為公元1世紀的中國人。他不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而且斷定“將來統一世界的絕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從上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比較,兩者有可借鑒、可融合的方面,我們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繁榮發(fā)展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學林出版社,2000年.
[2]《中國文化概論》,韋政通,岳麓書社,2003年.
[3]《中國文化史導讀》,錢穆,商務印書館,2001年.
[4]《中國文化史》,柳飴?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中西文化比較》,徐行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6]《中西方傳統文化比較》,王祥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中國傳統文化小論文篇二
小議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摘 要: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在我國的發(fā)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作為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
關鍵詞:儒家思想;傳統;影響
儒家學說是在我國經歷了夏、商、周幾千年歷史之后,由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將儒家學說補充擴大的。從古至今,儒家思想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甚至占據了不可替代的統治地位。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jié)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與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可以說儒家思想對我國古代直到現代的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傳統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已有幾千多年的歷史,其中還經歷了百家爭鳴、兩漢獨尊儒術、隋唐儒釋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卻一直經久不衰,隨著時代的變遷,非但沒有失掉往昔顏色,反而成為了一顆更耀眼的明星,可見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根基,之所以能夠在我國的歷史上獨領風騷兩千多年,并且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是因為儒家思想能夠跟隨社會的變遷和改革,不斷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得到豐富與改善,去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學說逐漸形成獨立學派。在社會的內部矛盾眾多且不可調和的時期,孔子提出“仁學”思想體系,以“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為出發(fā)點,主張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順應當時的歷史形勢,并為儒家思想的發(fā)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漢武帝時期是儒家思想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為帝,關于民族發(fā)展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抉擇,進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國家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從此儒家思想在歷史上的發(fā)展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兩千多年來的風風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經歷了發(fā)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極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時期,也包括發(fā)展步履維艱,受到阻塞的時期。但儒家思想無論是面對外來文化的挑戰(zhàn),還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潤,都沒有改變其本身主要的內涵和思想。與此同時,在儒家思想發(fā)展的過程中,能夠緊隨社會變遷、文化的發(fā)展,逐漸走向更高的層次。這也是它能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獨領風騷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夠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領統治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它為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了系統的治國理念和思想體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孔子所提倡的“仁愛”思想能夠順應當時統治者的治國思想,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鬃拥摹叭蕫邸彼枷氩坏欠饨〞r期維持國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現代社會也依然是人與人能否和諧相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我們所提倡的“仁義”、“孝”、“誠信”等都是我國傳統儒家思想的精華,這些思想對我國的發(fā)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義禮孝都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華,這些傳承深遠、意味深長的思想對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養(yǎng)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啟示。可以說,儒家思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對當代政府官員的為官之道也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在金錢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義而得之”,唯有遵紀守法,按照正規(guī)途徑賺來的錢才能久遠,這種思想對我國經濟健康發(fā)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現代社會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內容 “仁”也依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叭省奔仁俏覀兲幚砣穗H關系時所應遵守的基本原則,也引導我們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酌隙际侵袊鴤鹘y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從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強調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要以人為核心,尊重每個人的價值。如果每個人都能保持一顆仁義的心,互幫互助,多為別人著想,那么我們的社會就將是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充滿友愛而不是彼此之間的猜疑和不信任。學習儒學仁義思想不僅對當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有幫助,對中國社會風尚的發(fā)展也有積極向上的影響力。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在我國的文化發(fā)展史上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對于當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新時期,儒家思想也將不斷的與現代社會文化相結合,使傳承中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中有發(fā)展,以新時代的思想對儒家經典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取其精華,將適應于現代社會發(fā)展的主流思想繼續(xù)傳承,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儒學社會主義道路。(作者單位:陜西中醫(y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 秦秀蓮.儒家思想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邏輯性思考[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
[2]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趙光賢.先秦儒家思想的幾個特點[J].天津社會科學.1982.
[4] 陳戰(zhàn)國.先秦儒學史[M].人民出版社.2012.
[5] 黎紅雷.儒家管理哲學[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中國傳統文化小論文篇三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淀起來的精神遺產,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張岱年先生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四個方面。他認為, 《易傳》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個命題, 集中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高度集權的專制政治制度,還有作為社會生活基礎形態(tài)的宗法關系、血緣關系,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fā)展提供了深厚的社會政治經濟基礎,使之形成了把世間倫常、現實政治作為思想和行為的主要目標的主導性價值取向,成為以政治倫理文化為主體、以等級制度亦即禮制為框架的封建專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一個具有內在矛盾的復雜體系,其中既有積極的內容,也有消極的因素;既有精華, 也有糟粕,要正確認識傳統文化, 必須對之進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傊?,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且精華與糟粕并存,要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代社會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不僅要批判地繼承,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換。
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該民族的經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是以否定、割斷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作為指導思想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經典是過時的、有害的,盡管他們的經典中也同樣有糟粕。但不少中國人卻經常有這樣的沖動和行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來越成為作為民族自我認同和國際形象的標志。立足自我,對外來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深層次的整合日顯緊迫。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內涵和實質意義日益突現,已成為民族發(fā)展、社會進步的內驅力。文化建設不僅是歷史的傳承,更是在競爭壓力下,主動的選擇和開放的創(chuàng)造。從社會的層面來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道德自覺與理想人格,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身心之間的平衡和諧,在治國安邦、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留下了豐富的寶貴遺產。而對于個體而言,文化能在個人的心靈深處形成勢能,定向地釋放與發(fā)揮,理智保持與直接欲望的距離,支撐起人們的精神空間,引導人們超越自我,溶入整體,成就事業(yè)。而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修身養(yǎng)性的學問,為任何一個民族所未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格言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格言是思想的濃縮,理念的精華,感悟的深邃,經驗的聚集。說到底,格言也是思維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結晶。哲學就是對物質總體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看法,是世界上紛繁復雜各種知識學問的高度濃縮的“格言”式的學問。格言的知識價值很高,下面我來闡述格言與修身齊家治國的關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歷史名言,原本就不是寫給普通百姓去看的,因為那個時代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認字,也沒有晉升為社會管理層的文官制度。它是寫給士大夫(貴族)甚至是君主的,激勵人生、成就人生的追求境界。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就是所謂的自身、家庭、治國、平定天下,彼此間的關系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個,國家就會像一個人失去身體的一部分一樣,殘缺不完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自于《禮記·大學》中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句古語的背景是典型的中國封建社會。那時候的社會不要說和今日社會,就是和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二千多年的社會,都是截然不同的社會。周朝封諸侯八百,每一個諸侯都是一個國;每個國都有相對獨立的行政、財政、司法和軍事權,但是絕對不是現代意義的主權國家。諸侯國又分封為若干個貴族家族,每一個貴族家族就是一個家,相當于一個莊園;這樣的家和現代社會普通老百姓的家是天壤之別的概念,今日社會之家庭那時候只能夠稱為戶,今日社會之普通公民在那個時代也只能夠稱為奴隸或者隸農。
梁啟超曾經說過,“內圣外王之道”一語包舉中國學術之全體,其旨歸在于內足以資修養(yǎng)
而外足以經世。你看梁先生給這四個字多高的評價啊,“內圣外王”是中國學術的全體啊!內,自我的修養(yǎng);外,成就一番事業(yè),這就是領導力。我們講過佛家“體”和“用”的道理,“體”是一個事物內在的本質,是它自己跟自己的關系,“用”是一個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別人的關系。近代學者熊十力根據《大學》以“修身”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為“內圣”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王”功夫,接著他說:“君子尊其身,而內外交修,格、致、正、城內修之目也。齊、治、平,外修之目也。國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齊、治、平皆修身之事。” “正心誠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修身,就是說,無論你取得多大的功業(yè),當了多大的官,賺了多少錢,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還是為了“修身”!“修齊治平”是有邏輯順序的,修身之后齊家,齊家之后治國,治國之后平天下,這是由內而外的,沒有修身就沒有辦法齊家治國平天下。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讓我對格言有了重新的認識,原先只是覺得格言就是幾句很簡單的話,枯燥無味,但是在老師的耐心的教導之下,逐漸開始領略格言內在的意義,認識到格言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內容積極向上,可以是聰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經驗。格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在略微的領會格言的內涵后,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更加的贊嘆。格言,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風貌的體現,又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既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又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體會到這一點之后,我會繼續(xù)的學習的格言的內在含義,用格言來勉勵我自己,樹立學習目標,選擇人生奮斗的方向, 激勵我前進,讓格言改變我的觀念甚至一生。
>>>下一頁更多精彩“中國傳統文化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