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淺述論文
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探索似遇春風春雨,一下子欣欣向榮起來,雖然還不夠成熟,但發(fā)展勢頭良好,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生命力旺盛,令人喜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生命教育淺述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生命教育淺述論文篇一
《發(fā)展中的中國生命教育》
摘要:在國際教育思潮紛涌激蕩的教育時代背景中和國內(nèi)現(xiàn)實問題的刺激下,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得以應運而生,且表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其主要表現(xiàn)為國家部門重視、研究者或隊伍日益增多和壯大、研究成果初步豐富等;但總體而言,我國當前中國生命教育起步較晚,歷時較短,未來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生命教育;教育思潮;教育研究;中國教育
20世紀以來是一個國際教育思潮分外活躍的時代,各種教育思想潮流如終身教育、國際理解教育、全納教育、女性主義教育、生態(tài)教育、后現(xiàn)代主義教育等等匯聚激蕩,為教育發(fā)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生命教育無疑也是當中十分重要的一股潮流。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關注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教育,它是在社會運動中過程中形成的、產(chǎn)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正盛行于當今各國的一種教育思潮。
在上述背景下,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生命教育研究與實踐探索似遇春風春雨,一下子欣欣向榮起來,雖然還不夠成熟,但發(fā)展勢頭良好,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生命力旺盛,令人喜慰。
中國提出生命教育的直接現(xiàn)實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對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中“無人的教育”的反思,其實從深層次原因來講,是對“教育異化”等問題的認識的結果;二是社會轉型期的青少年問題突出,如自殺觀念增強、價值觀念模糊、生命意識淡漠膚淺等,這其實是嚴峻的生命問題在生命個體上的現(xiàn)實反映,從而折射出了當代社會與教育的某種重大缺失和危機;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這其實是理想的教育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和使命。而開展生命教育研究是為了探尋生命教育的規(guī)律,以更好地開展生命教育,解決教育面臨的時代問題。
“生命教育”一詞在我國(這里指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上世紀70年代就已提出)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主要是將環(huán)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是一種生命教育,對生命教育本身尚未專門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知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發(fā)表了題為《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的文章,喚醒了中國研究者的生命意識,“從而使教育研究中的生命從隱性走向顯性”;中國人民大學黃克劍教授對生命與教育的關系也進行了探討,他認為,“教育有三件事情要做:授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并提出教育當是“生命化”的教育,還從哲學和實踐兩個向度上建構了一套較嚴密的理論——“生命化教育”理論(詳見張文質(zhì)《回歸生命化的教育——黃克劍先生訪談錄》一文)。葉瀾和黃克劍等人可以被認為是我國當代生命教育早期研究的代表人物,其功不可沒,此后我國生命教育研究逐漸興起,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并形成一股新的熱潮。
2000年以來,我國生命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推進明顯興起,通過研究筆者認為其主要表現(xiàn)如下:
第一,國家教育系統(tǒng)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如:1977年,前臺灣省教育廳廳長陳英豪首先提出“生命教育”概念與愿景,同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委托臺中市曉明女中設計生命教育課程,還制定了“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2001年臺灣教育行政部門成立“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該年也被定為“生命教育年”;2004年12月,遼寧省啟動中小學生命教育工程,該省教育廳特為此制定了《中小學生命教育專項工作方案》;同年,上海市也出臺了《上海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湖北省咸寧市從2004年開始就啟動了“生命教育”研究,2005年組織專家撰寫了教材《生命教育》,2006年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國內(nèi)第一本系統(tǒng)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2008年,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廳先后印發(fā)了《關于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決定》和《關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實施意見》,“三生教育”在云南興起。
第二,研究者或隊伍日益增多、壯大:專家教授等領軍型人物(如華東師范大學的葉瀾、劉鐵勞等,南京師范大學的馮建軍、北京師范大學的肖川、河南大學的劉濟莨,江西師范大學的鄭曉江,北京教科院的冉乃彥,等);研究生群體也參與到了其中(從2008年搜索的碩士論文數(shù)量和質(zhì)量來看,很明顯,說明碩士研究生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研究生力軍)。
第三,初具規(guī)模,研究成果初步豐富:一定的著作成果出版發(fā)行(僅筆者已收集到的已有接近20部,參考文獻中已列出部分,而且從出版時間來看主要集中于2003年以后);一定的研究論文公開發(fā)表(僅筆者已收集到的公開發(fā)表的關于生命教育的期刊論文就有200多篇,“三生教育”在《昆明學院學報》設有專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已刊登相關論文20多篇);研究生學位論文相關研究增多。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CNKI數(shù)據(jù)庫文獻檢索,筆者發(fā)現(xiàn),2008年度關于生命教育研究的優(yōu)秀碩博士論文就有50多篇,這雖然從絕對數(shù)量上來說不算多,但相對于2008年以前研究甚少或幾乎沒有的情況而言,這已經(jīng)預示著某種極大的進步了;而且研究生在選題時多受到其導師的影響,這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代中國有了更多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生命教育研究者”或支持者。
第四,研究視角多元:通過查閱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生命教育研究者在進行生命教育研究時主要的視角有哲學的,教育學的、心理學的,倫理學的、社會學的等,有單獨從某一視角出發(fā)的,有以某一種視角為主同時兼有其它視角的,有專論生命教育的,也有在研究中涉及生命教育的,但最主要的和更多的還是從教育學的視角來研究。例如:張文質(zhì)等編著的《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石中英等人的《價值觀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等主要是從哲學的視角來論述生命教育,王北生等人編著的《生命的暢想——生命教育視域拓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則比較明顯地從心理的視角來研究生命教育,而像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系列著作、馮建軍的《生命與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及《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王曉虹的《生命教育論綱》(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09年版)等則多是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研究生命教育的。另外,如碩士研究生朱清華的《倫理學視野下的中學生生命教育》、唐瑛瑛的《生態(tài)學視野下小學生命教育之研究》等則是從倫理學、生態(tài)學及其它視角來研究生命教育的。
第五,研究涉及的層次:(1)年齡層次:幼兒,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人生命教育皆已涉及到,如江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陳金香在其導師鄭曉江教授(我國著名生命教育專家)的指導下就做了《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2)教育層次:從基礎教育(中小學)生命教育到高等教育(大學)生命教育,不過最多的還是在中小學層面,大中專及高職等職業(yè)院校涉及極少,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如歐巧云著的《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一書便是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做的研究;還值得一提的就是云南省教育廳做出了要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中實施“三生教育”的決定,目前也基本得以落實開展;(3)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研究并行(從教育理論到學校教育活動開展及學科滲透的課堂教學)。
綜上,雖然臺灣和香港生命教育相對起步較早,大陸稍晚,但總體上看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尚不系統(tǒng)、嚴密和成熟,研究機構不健全(極少),理論框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的空白也還不少,實際社會影響力還不夠強(主要是指生命教育引起的社會變化方面的成效);不過這也與教育本身的特性有關,教育不能只講短期效應,也不可能立桿顯影,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也,教育事關人類社會長遠發(fā)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而當思“千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非有“壘土”不可“成丘”。盡管如此,生命教育這樣一種新的趨勢和力量在中國仍然是顯而易見的,其前景不可小視,其未來影響不可低估。
參考文獻:
[1]黃志成,國際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鄭曉江,生命教育演講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生命教育淺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