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教育個案論文(2)
幼兒園教學教育個案論文
幼兒園教學教育個案論文篇二
《小班新入園幼兒適應性情況的個案研究》
摘 要:小班新入園幼兒在與幼兒園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必須學習新的人際交往,形成有關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這一過程成為小班新入園幼兒的適應過程。教師利用團體療法,讓欣欣在團體活動中,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加強家園聯(lián)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滿足合理的身心需求,讓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依戀感;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使幼兒盡快融入集體生活中。
關鍵詞:小班;新入園幼兒;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2-131-01
小班新入園幼兒在與幼兒園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必須學習新的人際交往,形成有關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遵守集體生活必需的初步的規(guī)則規(guī)范,這一過程成為小班新入園幼兒的適應過程。小班幼兒初次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其適應過程的順利與否將為以后的社會性發(fā)展奠定基礎。
為此,本研究試圖從“幼兒發(fā)展為本”的觀念出發(fā),在了解、分析目前有關小班新入園幼兒適應性情況。
一、個案描述
我班小(5)班 幼兒欣欣,男,2010年6月11日出生,2013年9月入小班,在家情況比較穩(wěn)定。未讀幼兒園之前一直由外婆帶領,剛入園時則表現(xiàn)出極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性格孤獨、內(nèi)向,不愿與同伴交往,總是一個人無助地哭泣,尋找一切機會想跑出教室。
個案教育階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個案總教育目標:能夠適應集體生活,喜歡班集體,喜歡教師和小朋友們;能在與同伴的共同游戲中感受到樂趣;愿意與人主動交往,使自己性格開朗、活潑;學習一定的自我服務的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9月1日―9月7日
欣欣剛來園時總是哭泣,不肯讓外婆離去。老師勸走了外婆,帶著哭腔的欣欣在幼兒園里散步并經(jīng)常抱抱他,希望能夠讓他感覺到老師象媽媽一樣,讓她逐漸從對媽媽的依戀轉(zhuǎn)移到教師身上。
9月10日―9月14日
欣欣因為發(fā)燒,已有三天沒來幼兒園了。今天外婆帶欣欣走進教室時,欣欣看見我卻沒有和我打招呼,只是往外婆身上擠,外婆要走時他忍不住想哭,我抱起他轉(zhuǎn)身對窗外說:“欣欣,你看外面有沒有小鳥?他抬頭看看,搖了搖頭。“對了,小鳥都到學校去了,所以欣欣也到幼兒園來了,對嗎?”欣欣點點頭,于是她就跟著我走進了活動室。
9月17日―9月21日
早上入園時欣欣又邊哭邊嚷:“我要外婆,晚上早點來接我。”我走過去,蹲下身對欣欣說:“喲,欣欣今天穿新衣服了嘛!”他抽噎著看著我,忽然抬起腳對我說:“我穿的鞋子也是新的。”我忙說:“對,這雙新皮鞋真漂亮。”欣欣聽了,忘記了哭泣。和我一起打理身上的新衣服和新鞋子。我又乘機說:“我們讓小朋友也看看你的新鞋好嗎?”她聽了跟我回到教室。這周欣欣來園時稍微哭一下,就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較快的和同伴一起做游戲。
二、個案分析
1、孩子的發(fā)展特征
從整個個案的過程看,欣欣對外婆有著明顯的依戀關系,不愿和其分離,并用“大哭”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表明自己的反抗意識。依戀行為是人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必然表現(xiàn)為對熟悉事物的依戀和對陌生事物的排斥。欣欣正是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老師、小朋友都有陌生感,因此產(chǎn)生了抗拒心理,陷入了焦慮與不安之中。
2、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直接的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形成。就欣欣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則屬于嬌慣溺愛型,外婆對孩子過分照顧、保護,傾注給孩子的愛撫程度很強,已經(jīng)超過一般的限度,這種教養(yǎng)方式使孩子形成了過分強烈的依戀關系,孩子很容易表現(xiàn)出依賴性強、嬌縱,缺乏獨立性。
三、指導策略
1、加強家園聯(lián)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幼兒園和家庭雙方積極主動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教師根據(jù)欣欣的情況和家長在教育上達成共識,為了使欣欣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教師及時找到了欣欣的父母,跟他們進行了多次的交談,并推薦給他們一些育兒的書籍,提高他們家庭教育的水平與質(zhì)量。以此做到家園共育,促進孩子人格等各方面良好、健康的發(fā)展。
2、滿足合理的身心需求,讓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依戀感
首先,老師要始終在幼兒身旁細心照料,讓幼兒感到時時刻刻有老師關照,這樣他們會感到安全一些,幼兒早期觸覺較為敏感,多與幼兒肌膚相親,都讓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深深的親切感和依戀感。
其次要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語言勸導幼兒。另外,教師應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并在其行動中盡量能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一旦受到表揚,就會很高興,很得意,孩子也會順從老師的教育,服從老師提出的要求,逐漸對老師產(chǎn)生依戀感。
3、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使幼兒盡快融入集體生活中
老師要適當?shù)剡M行教育,教給他們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下學到本領。此外,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多開展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又可以利用一些游戲活動轉(zhuǎn)移幼兒想家想父母的情緒,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愉快地生活、學習。
從欣欣的個案看,教師體現(xiàn)了個別化教育。個別化教育不是個別教育,它是在集體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顧及到每個幼兒,并使每個幼兒在集體中都得到最適合其自身特點的發(fā),讓每個幼兒在幼兒園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得到最優(yōu)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走近新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2]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編.《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看過“幼兒園教學教育個案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