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思修道德論文2500字左右(2)
大學思修道德論文2500字左右
大學思修論文2500字左右篇二
《試論地理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摘 要】地理課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展地理活動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受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教育。
【關鍵詞】地理 教學 愛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是培養(yǎng)21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更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因而,地理教學不只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應是在傳授知識同時,更必須具體、系統(tǒng)、全面地把愛國主義教育寓于地理教學之中。如何正確處理好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關系,下面淺談幾點看法。
一、地理教科書中有許多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值得我們去拓展,去共享
(一)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不同的地理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講中國地理位置,不僅要講清緯度位置以及海陸位置,還要進一步系統(tǒng)歸納出其優(yōu)越性:我國疆域遼闊,南北跨度大,導致氣候差異性大,為發(fā)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東部瀕臨海洋且降水豐沛,極利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廣闊海洋又便于發(fā)展水產業(yè)及同海外各國人民進行友好往來。講西高東低呈三大階梯分布的地勢特點,不僅要講清各階梯地形的界限、范圍、特征,還要講出其優(yōu)越性;講氣候,不僅要講明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還要講透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影響。講大江大河,要講清它們各自的源頭,流經的區(qū)域的地勢特點及它的水文特征,并且強調它們強大的水能及水利工程建設的巨大成就。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生長在遼闊、富饒、壯麗的中華大地上,以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在傳授民族知識的教學中,首先要闡明我國是一個擁有12億多人口的團結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相互之間都建立和發(fā)展了平等互助、親密團結的民族關系。要教育學生擁護黨的民族政策,熱愛我國的民族大家庭。同時,還要講清我們必須堅決反對民族歧視、分裂,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民族大團結勢力存在,堅決反對顛覆我們偉大祖國和破壞民族團結的一切罪惡活動。
(三)在名勝古跡教學中要滲透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各具特色的名勝古跡把祖國裝扮得美麗如畫。講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京杭大運河及都江堰水利工程時,不僅要講清它們的位置及作用,更要講清這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講長江三峽、五岳、四大佛教名山,既要講清楚其位置、特色,還要指明這是祖國的瑰寶;講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既要講清其分布、特色,還要講明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舉、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樣,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祖國風光無限美好,我們中華民族不僅勤勞而且充滿智慧,是具有世界一流創(chuàng)造力的偉大民族。
(四)在地理建設成就展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教育。建國五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建設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引黃濟青”、“引灤入津”等工程的建設,成功地解決了青島、天津等地的用水問題;淮河流域已由過去“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旱澇災區(qū)變成了當今著名的糧棉產區(qū);昔日46萬平方公里的“北大荒”變成了今日的“北大倉”;大慶、勝利、中原等油田的開發(fā),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改變了靠“洋油”過日子的局面,并迅速發(fā)展了本民族的石油工業(yè);秦山、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進一步優(yōu)化了我國的能源結構;這些都從地理的角度充分體現了祖國建設的輝煌成就,使學生不斷地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五)在地理教學中不能忘記艱苦奮斗,立志建設祖國的教育。我國地理環(huán)境及資源也存在著不利因素。根據我國人均資源少的狀況,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實事求是,通過地理現狀分析教學,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立志改變祖國面貌的教育,使學生樹立起勤儉節(jié)約的觀念,自覺養(yǎng)成節(jié)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的良好習慣;還要結合災害性天氣、水土流失等問題,鼓勵學生樹雄心獻身科學,立壯志報效祖國的思想;講森林資源的破壞及嚴重后果,教育學生自覺地加入到植樹造林、綠化校園的隊伍中去,為綠化祖國做出貢獻。
二、在地理課外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地理課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展地理活動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受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教育。有序地組織學生進行游覽觀察活動,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讓學生們走出校門登山玩水、觀察名勝古跡,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壯觀;觀察水利工程,了解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地理調查活動中,可以調查本村人口的增長及耕地變化情況,加深對“實行計劃生育”、“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等基本國策的理解;調查學校附近河流污染源、污染物,針對污染情況及時上報有關領導并提出防治建議,為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獻計獻策。定期舉辦地理講座能促使學生及時掌握新知識并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如舉辦“澳門回歸十年”展望講座,從而對學生進行保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必定現實和“一國兩制”的教育。搞好“地理國情知識競賽”、“地理燈謎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又能極大地調動和發(fā)揮出學生的積極性,多渠道地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使他們更加向往美好的明天。認真地指導學生辦好地理墻報、板報,可重點開設“祖國建設新成就”、“祖國名勝古跡知多少”、“中國地理世界之最”等欄目,配合教學進度,集全體學生的聰明才智,人人動手,辦成生動活潑的地理愛國主義教育園地。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每個地理教師滿懷對祖國真摯的熱愛,千方百計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一定能把地理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為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看過“大學思修論文2500字左右”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