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學的學術論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文學的學術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關于文學的學術論文篇一
論漢語文學語言的詩性特征與意合特征的契合性
摘要:本文試圖溝通文學和語言學這兩個學科領域,將漢語文學語言的詩性特征和意合特征進行一番比較,讓人們看到漢語的詩性與意合性的天然的契合關系。
關鍵詞:漢語詩性;漢語意合性
語言都具有一定的詩性特征,文學語言更是如此。語言的詩性指“具有暗指來說出的東西,從而使個人獨特的東西得到他人理解的特點和功能”。語言也都具有一定的意合特征,語言的意合特征指“用最經濟的詞語、最凝練的格式表達盡可能豐富的深層語義”。對漢語詩性的討論,在今天已成為國內學術界令人關注的熱門話題。而學術界尤其是語言學界對漢語意合性的研究也可以說是方興未艾。但以往學者對漢語的詩性特征的討論大都就集中在文學、美學和哲學等學科領域,而對意合性的研究更主要集中在語言學領域。本文則試圖溝通文學和語言學這兩個學科領域,將漢語的詩性和意合性進行一番比較,讓人們看到漢語的詩性與意合性的天然的契合關系。理解了這種天然的契合關系,我們就能明白有關漢語詩性和意合性的一系列問題。比如說。其它語言也當然有其詩性,但為什么漢語的詩性特征格外突出,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廣泛討論?為什么漢語比起其它諸多語言來說更具有得天獨厚的詩性特征?這是與漢語的得天獨厚的語言條件——其語法的意合特點分不開的。同樣,其它語言當然也有一定的意合特征,但為什么獨有漢語的意合特征是如此的顯明突出被人津津樂道?這又是與漢語對詩性能夠得到自然方便的表達有密切關系的。如果僅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論說漢語的詩性,無論如何都有一種欠缺賣征和虛無縹緲的感覺;同樣,如果僅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說明漢語的意舍特點,也同樣讓人感到意猶未盡,美中不足。通過二者的對比,我們將會看到,它們簡直就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相依為命的共生共榮體。
漢語的詩性特征,雖然在個別細節(jié)上不同的人會有些分歧,但大體上有了比較公認的結論,張世英用詩的語言特征來說明漢語的詩性特征,我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他把漢語的詩性特征概括為四個特點:言約旨遠;象征性和暗喻性;畫意性;音樂性。我們將其進一步整理成:簡約性;象征性;畫意性;音樂性。“言約旨遠”,其實主要指“言約”,也即簡約性,因為“旨遠”可用象征性概括。又因為暗喻性本質上也是象征性,所以我們把第二個特點“象征性和暗喻性”都通稱為象征性。同樣,漢語的意合特征到今天雖然也有不少分歧意見,但大體上來說,其主要方面還是得到大家公認的,我們姑且把漢語的意合性概括為三個特點:形象性:簡易性:順序性;音樂性。成中英深刻地論述了漢語是一種形象語言。郭紹虞則對漢語的簡易性、順序性和音樂性進行了深刻的論述。我們認為這四個特點比較集中地說明了漢語的意合特征。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漢語詩性的其中三個特點與漢語意合的其中三個特點的一致性:簡約性對應于簡易性;象征性對應于形象性;兩個音樂性自然是對應的。只有詩性的畫意性和意合的順序性好像看不出直接的對應關系。其實它們也是具有內在的聯系的。
詩性的言約旨遠是指,要求用盡量少的語言表達盡量多的內涵,中國文學從古至今都是這樣主張的。所謂“言約旨遠”、“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語少而意廣”、“文貴約而指通,言尚省而趨明”(王充《論衡》)、“凡文筆老則簡,意真則簡,辭切則簡,味淡則簡,氣蘊則簡,品責則簡,神遠而含藏不盡則簡,故簡為文章盡境”(劉大櫆《論文偶記》)、“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劉勰《文心雕龍》)。古人對言簡旨遠可謂推崇到了極點。魯迅說:“寫完文章后自己至少要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有人說:“我喜歡簡單的詩,因為我們的生活太豐富了,也太復雜了,我們?yōu)槭裁匆言姼枰才萌绱藦碗s呢?詩歌并不需要繁復的意象,所以我贊成詩歌‘越簡單越好’的創(chuàng)作觀點,越簡單越能寫出好詩。”他們都主張寫詩作文要追求言約旨遠、言簡意豐,這其實也是對漢語詩性語言的追求。
詩性的言約旨遠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形式載體——語言文字上,那么,中國文學的形式載體又是怎樣的呢?申小龍指出:“由于尚簡,漢語語詞單位的大小和性質往往無一定規(guī),有常有變,可??勺?隨上下文的聲氣、邏輯環(huán)境而加以自由運用。”就是說,漢語語詞沒有性、數、格、時、體、態(tài)等等的形式限制,在句子的構成時,沒有主謂一致的形式框架的形式束縛,為漢語的尚簡提供了天然的保證和條件。相反,西方形態(tài)語言有一套繁瑣的形式,即使尚簡也不能徹底,正像潘文國所說:“詩歌是最精練的語言,無論中外,詩人寫作時無不惜墨如金。中國詩人可以把虛詞芟除得一個不剩,而英語詩人只能徒呼奈何。寫詩尚且如此,其他就更不用說了。”
漢語詩性中的象征性指以表示具體事物或具體實景的語言暗示象征深遠的意境。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李克爾認為:“語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語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隱藏’的雙重方向的運動的魔術——語言在‘指明’時就包含了一種新的‘隱藏’,而在‘隱藏’時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口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象征乃是語言的詩性本質。綜觀中外文學史,可能沒有哪一個民族語言能像漢語這樣有如此復雜系統的象征體系:松柏象征堅貞,梅花象征堅韌,竹象征氣節(jié),菊花象征孤標亮節(jié)、高雅傲霜。蘭花象征高潔、典雅、堅貞不屈,等等。中國詩歌幾乎每一首都浸潤著象征意蘊。那么如此眾多復雜的象征意蘊的表達又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文字的形式載體來實現的呢?我們認為,漢語詩性的象征性與漢語意合特征中的形象性是密不可分的。范軍指出:“象征性思維有利于促進中國人體驗、意會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抑制了信號化推理因素。中國傳統的象征性思維,迥異于西方古代的邏輯思維,其實質是一種形象思維。”他進一步指出:“過去,人們往往將比喻和象征看作文學表現的手法,而忽視了它所代表的傳統思維方式的深層意蘊。事實上,早在先秦時期,比喻和象征就不僅是文人學士自覺遵循、普遍采用的藝術手法,而且是思想家們借以完美表達思維、建構理論體系的重要手段。這說明,漢語詩性的象征性和哲學中的形象思維具有同構性,那么這種同構性是否可以延伸到作為它們形式載體的語言文字呢?事實的確如此,漢語的形象性早已成為不刊之論。成中英指出:“中國語言以形象為主導,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六書’就以象形或取象為主,當然也有象聲,都是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一符號顯示自然關系、模擬自然關系。會意則是對事態(tài)的復雜關系的顯示,不是單純的象形。這基本上決定了中國文字的形象性。轉注、假借則是語義的延伸,是把象形文字的形象性延伸出去。語義的延伸也代表了形象的延伸。”語言文字的形象性和漢語詩性的象征性的密切關系是無可懷疑的。
漢語詩性中的音樂性指漢語在用簡潔形象的語言表達盡量豐富深刻的象征性意蘊時所表現出的音樂特征。“詩的語言的畫意性在于提供空間上同時并存的事
物的外在形象,使語言所未說出而又暗指的精神境界更具鮮明性,但僅僅畫意性語言還不足以表達時間上先后之承續(xù),不足以暗指精神境界的節(jié)奏性,這就需要語言的音樂性。”所以真正的詩性語言必然具有以節(jié)奏為基礎的音樂性,單就中國古詩詞而言,可以說,世界上很少有其它語言的詩歌的音樂性能與其媲美的,它們具有最多的音樂性成分:音節(jié)整齊、押韻、平仄、雙聲詞、疊韻詞等等。實際上不但漢語的詩歌等韻文體是如此,其散文體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也就是說,只要是通順的漢語,即使語言使用者不去有意地去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漢語也必然含有較強的音樂性。這正是因為漢語本身的結構組織就利用了節(jié)奏性等音樂成分,這也就是漢語意合特征中的音樂性。正像郭紹虞所指出的:“化長句為短句,有時再組成勻整的句式。不僅可以充分表達復雜的思想,同時也可以表達復雜的情感。并且再能使人在理解復雜的思想情感之外,同時體會到漢語音樂性的美感,以加深對于思想情感的理解。”申小龍的論述更為具體:“漢語句子的脈絡與句子節(jié)律是渾成一體的。音步是節(jié)律的基礎。漢語利用語詞單位‘單音節(jié)’、‘孤立’的純一特點,以單音詞構成單音步。以雙音詞構成二音步,于是只須把單音詞與雙音詞巧為運用,使之錯綜變化,也就自然造成了漢語的節(jié)律。”可見,漢語意合語言的音樂性與漢語詩性的音樂性是天然契合的。
漢語詩性特征中的畫意性與其形象性是有密切關系的。畫意性指,詩性語言雖然也僅僅是語言。而非繪畫中的線條、顏色、人物的姿態(tài),但這樣的語言卻具有觸發(fā)人的想象和聯系的特點,讓鑒賞者在頭腦中產生一幅生動的畫面。但這種理解仍然是畫意的淺層理解,而畫意性的最深層理解則是指在形象和畫面背后表達的深遠意境??梢?只有形象語言經過匠心獨運的構思和巧妙的安排后才能產生畫意性。而漢語意合特征的順序性恰恰說的就是“漢語不象西方語言那樣為每個句子建造一個以動詞為中心的空間結構體,而是以流動的短語形成一種具有邏輯天籟的心理時間流。”如《紅樓夢》寫劉姥姥初進榮國府,與王熙鳳正說著話,“只聽一路靴子響,進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輕裘寶帶,美服華冠。”從邏輯上講,劉姥姥忽聽靴子聲響,有個男人進來。她最關心的是“少年”,然后才看清楚他的服飾、身段、面目,可見漢語句子的流塊建構確實具有一種心理時間的邏輯天籟??梢?漢語以時間流來按排語序為形象語言最大限度地追求畫意性表達深遠的意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世英,語言的詩性與詩的語言[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1)。
[2]徐靜茜,漢語的“意合”特點與漢人的思維習慣[J],語文導報,1987,(6)。
[3]成中英,中國語言與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A],中國思維偏向[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4]郭紹虞,漢語語法修辭新探[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5]申小龍,語文的闡釋[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6]潘文國,漢英語對比綱要[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7]高宣揚,李克爾的解釋學[M],中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8]范軍,略論我國先秦時期的形象思維[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科版),1999,(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關于文學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