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2)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答案:
1.C(“殼”讀qiào。)
2.A(應(yīng)對選詞填空題要有三看。一看是否熟悉。把備選詞語逐一放入原句中,反復(fù)讀,較為熟悉的那個詞語就是原詞語。二看是否合乎規(guī)范。每一個句子都是按一定的語法規(guī)范,由一個個詞語或短語組合而成的,把備選詞語放到句子中去,合乎語法規(guī)范的,念起來自然就順暢。三看是否更恰當。有些詞語雖然合乎語法規(guī)范,但在表現(xiàn)文章內(nèi)容、刻畫人物、表情達意上不一定是最好的。此題我們可結(jié)合此法選擇答案。)
3.A(B.“防止”和“不”連用,使句子表述的意思與語境不符。C.語序不當,“發(fā)展”和“快速”應(yīng)調(diào)換位置。D.缺少主語,應(yīng)去掉“隨著”。)
4.B(選項A中,“滿枝嫩葉”與“翩翩起舞”不是并列的句子成分,二者構(gòu)成主謂關(guān)系,把頓號刪除;選項C中,分號應(yīng)為逗號;選項D是一個連續(xù)問句,一般只在最后一個問句后用問號,前面的幾個都用逗號。)
5. C(C項中的“烽火”并非大火,而是指“戰(zhàn)爭”。烽火,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zhàn)事的出現(xiàn)。古代在邊境建造烽火臺,通常臺上放置干柴等,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信息。)
6.D(文段主要寫的事件是在車站“送別”時父親給“我”“買橘”的情節(jié)。)
7.D(眼淚是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舉動的感激。)
8.C(從外貌上不能判斷人的性格。)
9.D(形:形體、身體。)
10.C(A.前一個“之”是助詞,賓語“何陋”前置的標志;后一個“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B.前一個“名”是名詞用作動詞,意為“出名”;后一個“名”是動詞,意為“說出”。D.前一個“鮮”是副詞,意為“少”;后一個“鮮”是形容詞,意為“鮮艷”。C.兩個“而”都是轉(zhuǎn)折連詞,意為“但是、卻”。)
11.C(甲文引用孔子的話,是用了反問的形式。)
12.(1)會當凌絕頂 (2)存者且偷生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無論魏晉 (5)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6)老大徒傷悲(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13.落日故人情 氣蒸云夢澤(注意聯(lián)系語境和給出的上句或下句寫出。)
14.B(A.代詞,代老父;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B.都是介詞,在。C.介詞,用;動詞,認為。D.副詞,于是,就;副詞,竟然。)
15.(1)張良感到很奇怪,隨即望著老人(離開)。 (2)哪里有(因為)年老就拋棄他的呢?(注意“殊”“目”“捐”的意思。)
16.第一問:老父叫不認識他的張良為他撿鞋子、穿鞋子。 第二問: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兒子拋棄到野外。(回答本題,要先在心中將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就可以很容易回答出本題。)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甲)張良曾經(jīng)有一次在下邳的橋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來到張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橋下,回過頭對張良說:“孩子,下去把鞋(給我)取上來!”張良非常吃驚,想要打他。因為看他年紀老,竭力忍住氣,走下橋去把鞋取上來。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jīng)替他把鞋取上來,于是挺著身子跪著給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腳穿上鞋,大笑然后離開。張良非常吃驚,目送著他離去。老人走了將近一里路,又轉(zhuǎn)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可以把本事傳給你。五天之后天亮?xí)r,在這里跟我相會。”于是張良感到很奇怪,跪著說:“好。”
(乙)原谷有一個祖父,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十五歲,好言規(guī)勸父親說:“祖父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勞節(jié)儉,你們怎么能因為他年老就拋棄他呢?這是違背道義的。”父親不聽從(他的話),做了一輛手推的小車,把原谷的祖父拋棄在郊野。原谷跟隨在(父親)后面,把小推車收了回來。父親問:“你為什么收回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說:“日后父母老了,不必要再做這樣的器具,因此收起它。”父親感到慚愧,后悔自己的做法,于是把祖父帶回來贍養(yǎng)。
17.①呵護 ②不懈 ③驚嘆[通讀全文,理出三個“對象”的所做、所說、所感:(1)母親把這株水仙栽在花盆里,澆水、培土,日復(fù)一日精心、細心、耐心地執(zhí)著守護著它,呵護著這個生命。(2)水仙花它并沒有因離開家鄉(xiāng)而放棄自己的生命,而是堅強、不懈地生存下來,并開出鮮艷的花。(3)“我”一開始對水仙不抱有能活下來的信心,更別說開花了。當鮮艷的花開在“我”面前時,“我”非常驚嘆生命的頑強、生命的執(zhí)著、生命的奇跡。通過理解全文,根據(jù)給出的詞語,結(jié)合已知內(nèi)容,選出要填的內(nèi)容。]
18.示例:①“我”與母親對待水仙的態(tài)度、言行形成對比。②“我”對水仙前后不同的認識、理解形成對比。③春天時節(jié)打蔫的水仙與窗臺上其他郁郁蔥蔥的盆花形成對比。④水仙春天時節(jié)打蔫與最終綻放出美麗之花形成對比。⑤水仙最終開出美麗之花與“我”所料結(jié)果形成對比。⑥“我”的養(yǎng)護和母親呵護所致水仙不同命運形成對比。[細讀全文,找出形成對比的內(nèi)容:(1)對干枯的水仙花“我”與母親不同的態(tài)度和言行;(2)對待水仙花,“我”把它扔在窗臺一角不管,母親仍日復(fù)一日地呵護它;(3)因水仙花開得早,水仙花到了春天就干枯了,其他的花卻郁郁蔥蔥、嬌艷欲滴;(4)水仙花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最終開出美麗的花,在“我”心中水仙花是不會開花的。這些都形成了對比。只要尋找到這些對比點,加以歸納就能答出此題。]
19.(1)示例:①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水仙花出人意料地綻放及其超凡脫俗之美,同時表達出“我”的驚嘆贊美之情。②運用擬人,用“恣意”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仙花任意、任性的特點,表現(xiàn)了它要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姿態(tài)和愿望,表達了作者驚嘆贊美之情。(2)示例:①表明時間之長久。②表現(xiàn)主人之執(zhí)著。③表明水仙花得以綻放來之不易。④反映了水仙在母親呵護下的不懈努力。[(1)句屬于語句賞析題,由“水仙花恣意地綻放”是本體,“從天而降的仙女”是喻體,“如”是喻詞,能確定是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水仙花的特點,表達了“我”的驚嘆、喜愛、贊美之情。同時由句中“恣意”一詞可看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把水仙花賦予人的情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其任意、任性的特點,表達了“我”的驚嘆、喜愛、贊美之情。(2)句中“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寫出了時間之長久。在這里既寫出了水仙花的來之不易,也寫出了母親對水仙花呵護的執(zhí)著。]
20.示例: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動”這一觀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覺得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就因缺乏這“三少三多”而導(dǎo)致愛心的缺失。②“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讓生命極致綻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這一觀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只有珍惜生命中“所有的好”,才能讓自己內(nèi)心更陽光,精神更健康,懂得珍惜,懂得感恩。③“我們的身邊是不是也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人在守候?”讀到此句,我不由得想到,在家有細心照料的父母,在校有精心培育的老師,他們時刻呵護著我們,讓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永遠感謝他們。[文章的最后作者以抒情的方式寫出了自己的觀點:(1)由水仙花頑強地生存下去推及人應(yīng)該如何對待生活,尤其是在逆境中應(yīng)怎樣活下去;(2)由對待水仙花一事推及對待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應(yīng)怎樣對待他們,照顧他們,呵護他們。依據(jù)文中最后提到的觀點,聯(lián)系生活寫出自己對某個觀點的共鳴及產(chǎn)生共鳴的原因。以切身感受,發(fā)表你的感想,要句句帶理,句句有情。]
21.示例①:采取單一的學(xué)習(xí)方式,學(xué)習(xí)效率低。示例②:采取兩種學(xué)習(xí)方式相結(jié)合的形式,學(xué)習(xí)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22.①被動接受,缺乏自主實踐,缺乏指導(dǎo),走彎路。②既有正確指導(dǎo),又有自主實踐,學(xué)習(xí)效率會更高。(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我們緊扣題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23.環(huán)境 《駱駝祥子》 老舍 祥子 (本題考查對課文相關(guān)名著的考查,平時要注意積累。)
24.示例:祥子來自農(nóng)村,是一個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的人,但最終在一連串的打擊下被無情的社會折磨成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棄的人。(《駱駝祥子》屬于中學(xué)生重點掌握名著篇目,我們要加強對此部名著的知識積累。)
25.思路點撥: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題。
本題可用的素材非常豐富,可反映的生活面也很廣,但要寫好此篇作文并不容易,寫作文時,我們要注意三點。
(1)補題不可太隨便。此題需填補的內(nèi)容是中心詞,它決定著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選擇要慎重。同學(xué)們應(yīng)選擇自己熟識的或有深刻認識的、便于表達自己情感的素材入文。
(2)注意“身邊的”限制。由于題目的限制,文章內(nèi)容不可脫離“身邊的”這個定語,所寫內(nèi)容必須是你“身邊”的,切不可信馬由韁亂發(fā)揮。
(3)文章要有思想深度。文章最忌平淡,有深度、有內(nèi)涵的文章才能讓人回味。因此,寫作此題,需表明對人、事、物的思考,可以借助議論、抒情等方式表達你的主旨。
例文:
我身邊的誠信
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社會需要誠信,我們青少年更需要誠信。
朋友,也許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無法如鮮花般燦爛迷人;也許你只是山澗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你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舉世矚目……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無聞,但絕不可以丟掉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讓誠信與你同行。
如果春天沒有七彩的陽光,就不會有蝶兒的漫山翻飛;如果人間沒有誠信,那將是一個蒼涼而荒蕪的世界。誠信,如同一輪明月,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輝驅(qū)盡人間的陰影,她散發(fā)出了光輝,可是,她并沒有失去什么,仍然那么皎潔明麗。誠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誠和信任,贏得的是友誼和尊重;誠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動有情人的心。無論時空如何變幻,都閃爍著誘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無數(shù)感人的美德故事。他們追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們恪守誠信,與人為善……今天,我們重溫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道德,并從這豐富的道德資源中,汲取中華民族騰飛的持久動力。身披一襲燦爛,心系一份執(zhí)著,帶著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fēng)光。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昌。”沒有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沒有誠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誠信,是中國古代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精神紐帶,也是人際關(guān)系的最高原則,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財富。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歷來都把“誠信”作為一種美德,一種修養(yǎng),一種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頌之。誠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獲得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臾駢不負信,獲得世人尊敬。同時,我們也看到,商紂失誠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飲恨汨羅江……故我們不但看過謳歌誠實鞭打“無信”的故事,我們還傳頌著“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無信”之類的民間諺語。不難理解,誠信是人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天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jié);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點石成金。
同學(xué)們,讓我們手挽手,真心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學(xué),讓誠信遍布學(xué)校的每個角落,同學(xué)之間互相學(xué)習(xí),取長補短,拒絕考試作弊等不良習(xí)氣,讓誠信扎根我們的心靈,銘記國旗下的誓言:努力學(xué)習(xí),報效祖國。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讓我們帶著誠信,與誠信同行吧,當我們真正擁有誠信時,才能告訴自己:因為我誠信,所以我美麗;因為我美麗,所以我自豪!
點評:本文亮點有三:
(1)本文結(jié)構(gòu)嚴謹,首尾呼應(yīng),主題鮮明,切合題意。
(2)本文多處引用名言事例,語言簡潔而有號召力,體現(xiàn)了作者較強的語言功底。
(3)文章思想立意很好,有一定深度。
看過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