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邊城》教案(2)
第二課時
一、回顧。
沈從文精心營造了一個與世無爭,重義輕利的邊城環(huán)境,塑造了一批生活在其中的淳樸的人們,其中的代表便是翠翠。
二、人物鑒賞。
老師這里有四副人物肖像,大家看看覺得那一個最像你心目中的翠翠?為什么?換言之,你讀完小說以后,你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翠翠?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xué)生討論,回答)
翠翠是什么樣的,并不是大家塑造出來的,不能憑著印象去天馬星空的編造。人物來自小說的文字,我們應(yīng)該回歸到文本中去尋找翠翠的樣子。
“翠翠正坐在門外大石上用棕葉編蚱蜢蜈蚣玩,見黃狗先在太陽下睡著,忽然醒來便發(fā)瘋似的亂跑,過了河又回來,就問它罵它:
“狗,狗,你做什么!不許這樣子!”
可是一會兒那聲音被她發(fā)現(xiàn)了,她于是也繞屋跑著,且同黃狗一塊兒渡過了小溪,站在小山頭聽了許久,讓那點迷人的鼓聲,把自己帶到一個過去的節(jié)日里去。”——孩子般的天真,容易被外界的熱鬧所吸引。
“翠翠誤會邀他進(jìn)屋里去那個人的好意,正記著水手說的婦人丑事,她以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的說:
“你個悖時砍腦殼的!”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直率。
“翠翠站在船頭還是不作聲。翠翠對祖父那一點兒埋怨,等到把船拉過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個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屬于自己不關(guān)祖父的,卻使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內(nèi)斂,敏感,在感情上不主動。
“翠翠還正想起兩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問,翠翠卻微帶點兒惱著的神氣,把頭搖搖,故意說:“我記不得,我記不得。”其實她那意思就是“我怎么記不得?!”——孩子的頑皮與少女的羞澀。
值得思考的是翠翠看新娘子那一部分:
“有時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爭看作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的攀引纜索,讓船緩緩的過去。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必跟著走,站到小山頭,目送這些東西走去很遠(yuǎn)了,方回轉(zhuǎn)船上,把船牽靠近家的岸邊。且獨自低低的學(xué)小羊叫著,學(xué)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自裝扮新娘子。” 作者在這一段中的描寫十分細(xì)膩,使一個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卻又不愿表露的小女孩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首先,翠翠是“必爭著作渡夫”,然后又不愿意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喜悅,“懶懶的攀引纜索”,但為了多看以下這些新鮮事物,翠翠又是“讓船緩緩的過去”。如果是對待其他的渡客,翠翠就不是這樣了。“人在隔岸招手喊過渡,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一切皆溜刷在行,從不誤事。”當(dāng)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是“必跟著走”,等東西走遠(yuǎn)了,“方回轉(zhuǎn)船上”。其中的“必”“很遠(yuǎn)”“方”都準(zhǔn)確的將翠翠對那些事物的不舍,但她仍不愿表現(xiàn)在別人面前。“獨自低低的學(xué)小羊叫著,學(xué)母牛叫著”“獨自裝扮新娘子”這樣的描寫與李清照的《點絳唇》,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其實在小說的第一部分,作者有這樣一段敘述:“翠翠在風(fēng)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jī)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在小說的一開始,沈從文就給翠翠的形象做了這樣的一個定格。于是后面的故事堵在這個定格的基礎(chǔ)上展開了。那些關(guān)于翠翠與儺送的愛情糾葛,那些與祖父的矛盾沖突。
小說《邊城》一共有21個部分,課文節(jié)選的是三到六部分,也就是翠翠與儺送相識,又被天寶看上的部分。
提問:從文本中,大家怎么判斷出翠翠對二老有意思的?
明確:
1、“翠翠想起自己先前罵人那句話,心里又吃驚又害羞,再也不說什么,默默的隨了那火把走去。”
2、“……但另一件事,屬于自己不關(guān)祖父的,卻使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3、“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過這樣的熱鬧,留下一個熱鬧的印象,但這印象不知為什么原因,總不如那個端午所經(jīng)過的事情甜而美。”
4、“翠翠一面聽著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發(fā)問:
5、“爺爺,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
祖父不說什么,還是唱著,兩人皆記順順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灘過節(jié),但誰也不明白另外一個人的記憶所止處。祖孫二人便沉默的一直走還家中。”
提問:爺爺又怎么會誤會她是對大老有意思的?
明確:“兩人沿城墻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說:“順順真是個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翠翠說:“一家人都好,你認(rèn)識他們一家人嗎?”祖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所在,因為今天太高興一點,便笑著說:“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婦,請人來做媒,你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翠翠就說:“爺爺,你瘋了!再說我就生你的氣!”祖父話雖不說了,心中卻很顯然的還轉(zhuǎn)著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頭。翠翠著了惱,把火炬向路兩旁亂晃著,向前怏怏的走去了。”
討論:愛情開始的方式有很多,《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是在報國寺一見鐘情;賈寶玉與林黛玉是前世姻緣。翠翠的愛情故事在小說中是以一次誤會開始的。小說的創(chuàng)作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選擇,在多種可能中做選擇就是作家才華的展現(xiàn)。沈從文為什么選擇這種方式來開始翠翠的愛情?
明確:翠翠雖然在此之前從未見過儺送,但順順一家名聲在外,她心中對于儺送是有崇拜的,但如果讓他們直接相見那就沒意思了,所以制造了誤會,其實是為了激化翠翠心中的愛情,如果沒有誤會,這種愛還會因為年紀(jì)小而被忽視,但罵過以后又后悔了,這種后悔就直接轉(zhuǎn)化為愛了,迅速而且純真。從儺送這方面來說,他喜歡翠翠的天真,且以儺送的地位來說被人罵本來就是很難的,更不要說是被一個小女孩罵了,還莫名其妙的,讓他心里肯定會有異樣的情緒出現(xiàn)。接著,沈從文設(shè)計他們?nèi)隂]有見面,這個也很妙。見不了面,解決不了問題,這個結(jié)就打不開,心中的感情就一直郁結(jié)在那里,越來越深厚,愛情也就越來越濃烈了。
三、問題思考。
1、翠翠的愛情悲劇的成因是什么?
2、沈從文要表現(xiàn)的人性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