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2)
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
首先我們似乎應(yīng)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gòu)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并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yīng)錠①”了。(①萬應(yīng)錠:中藥名稱,指一種萬能藥。錠,錠藥。)而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fēng)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此后的詩人們無論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①,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①黃庭堅:北宋詩人。)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說:“秋月照層嶺,寒風(fēng)掃高木。”(吳均,南朝詩人。柳惲是吳均的朋友,他在遠赴邊塞之時贈吳均詩三首,吳均寫了此詩作為酬答。所引詩句描寫了一幅寒風(fēng)陣陣,木葉盡脫的景象,渲染出邊地秋天的肅殺氣氛,暗示友人行旅的艱險。)這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說:“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曹植,魏晉建安時詩人。此詩塑造了一位拯救無辜者的少年俠士,寄寓著詩人沖決羅網(wǎng)、一試身手的熱切愿望。詩以“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發(fā)端,渲染出濃郁的悲劇氣氛,隱喻當時政治形勢的險惡和自己內(nèi)心的憤恨不平。)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里的“高樹多悲風(fēng)”卻并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fēng)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里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后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里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fēng)①”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①枯桑知天風(fēng):出自《樂府詩集·飲馬長城窟行》。)[第四段,說明“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也就是“木”所塑造出來的第一個藝術(shù)形象:葉落。作者先分析“木”所在的具體語境,指出“木”都是用來描寫“秋風(fēng)葉落”的景象,然后舉例并對比分析“木”與“樹”的形象的不同。“寒風(fēng)掃高木”,詩句中的“木”自然地含有落葉的因素,表現(xiàn)出“落山千木”的“空闊”的景象。而“高樹多悲風(fēng)”,詩句中的“樹”自然地含有“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是飽滿的形象。由此可見,“木”“本身就含有一個葉落的因素”。]
要說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①也在此。(①不落于言筌者:不在語言運用上留下有用工痕跡的地方。嚴羽《滄浪詩話》:“詩有別材,非關(guān)書也;詩有別趣,非關(guān)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筌,捕魚的竹器。話出《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是本段第一層,從理論上說明“木”字之所以具有“葉落”的形象,是因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這是作者在本文說明的重點,本文旨在通過對“木”的“概念意義”和“暗示意義”的分析,讓讀者明白詩歌語言的特征。概念意義,也就是我們平時理解的意義,或者說是字典上的相對固定的意義,一般稱之為“言內(nèi)義”。而所謂“暗示意義”也就是詩歌語言的潛在意義,“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一般稱之為“言外義”,它能構(gòu)成“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言已盡而意無窮”的境界。]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于木質(zhì)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①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①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lián)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 ( 周邦彥《滿庭芳》 )(周邦彥,宋朝詞人。該詞曲折傳出作者仕途失意,流宦他鄉(xiāng)的苦況。“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是描寫江南初夏景色的名句。)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這是本段第二層,用對比的方法,具體說明“木”字與“樹”字的潛在意義。“木”字使人容易聯(lián)想到“樹干”而把“葉”排斥在外,因而暗示出“落葉”的形象,而“樹”字“會使人想到了葉子”,“具有繁密的枝葉”,因而暗示出“濃陰”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xí)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是本段第三層,說明“樹”與“葉”的形象“十分一致”,緊密相聯(lián),“木”與“葉”“則全然不同”,互相排斥。這樣就照應(yīng)了上文,說明為什么古代詩歌中沒有“樹葉”一詞而只有“木葉”一詞。]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本段先闡述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特征,再通過實例分析“木”與“樹”不同的潛在意義,不僅歸結(jié)了上文,說明“木”為什么有“葉落”的藝術(shù)形象,而且為下文分析“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張本。]
“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桑疫€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這是過渡句,由“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特征過渡到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用“樹干”一詞承接上文,用“顏色”一詞領(lǐng)起下文。]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xí)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xiàn)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這是本段第一層,概括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也就是“木”塑造的第二個藝術(shù)形象。作者繼續(xù)從“木”與“樹”的潛在意義出發(fā),帶領(lǐng)我們進一步探索。“樹”從視覺分析,是“褐綠色”,從觸覺分析,是“濕潤的”,與“葉”相似。而“木”呢,則要視覺上“透著黃色”,觸覺上是“干燥的”,“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①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①窸窣:xīsū,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曹植這首詩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懷才不遇。所引詩句大意是,美麗嫻靜的少女在岔路口采摘桑葉,柔密的桑枝輕輕搖動,采下的桑葉翩翩飄落。)也不同于:“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而且它的黃色由于雨的濕潤,也顯然是變得太黃了。(司空曙,唐代詩人。這首詩是作者因表弟盧綸到家拜訪有感而作。見宿,留下住宿。)“木葉”所以是屬于風(fēng)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這是本段第二層,作者引用詩句,采用舉例和比較的方法,進一步具體說明“木葉”是清秋的落葉,是清秋的象征。先指出秋天“木”的落葉不是春夏之交采桑女摘下的桑樹的落葉,它是微黃的飄零的;再指出“木葉”也不是秋天雨中的長在樹上的黃葉,它是爽朗的秋天飄落下來的干燥的黃葉,最后歸結(jié),它“是屬于風(fēng)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日暮風(fēng)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全詩是“日暮風(fēng)吹,葉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用葉對樹的纏綿依戀襯托女子對丈夫的思戀。)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這是本段第三層,作者仍然采用比較的方法,分析“落木”和“木葉”的形象的差別。“木葉”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而“落木”比“木葉”顯得更“空闊”,更“疏朗”,而且沒有了“葉”的“綿密”之意。本段文字說明“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也就是“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形象。作者在第四段里說明了“木”的第一個藝術(shù)形象是“落葉”,但是,“木”“落”下的是什么樣的“葉”呢?于是作者在本段里進一步深入探索,指出“木葉”的形象一定是微黃的干燥的飄零的,是清秋的象征。“木”的藝術(shù)形象由此得以深化。作者在說明“木葉”的形象之時,又說明“落木”的形象,與第二、三段前后呼應(yīng)。]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shù)形象的領(lǐng)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第七段,全文小結(jié),強調(diào)了明確“木葉”與“樹葉”,“木”與“樹”在藝術(shù)形象上的差別的重要性。]
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