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上冊語文第6課逍遙游(2)
人教版高三上冊語文第6課逍遙游
基礎(chǔ)運(yùn)用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搶榆枋而止 搶:觸,碰。
B.我決起而飛 決:快速的樣子。
C.絕云氣,負(fù)青天 絕:阻擋。
D.《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記載。
2.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倨湟砣舸固熘?/p>
?、谒e也不厚
?、垸i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軠畣柤彩且?/p>
?、甍i之徙于南冥也
?、蕹嫌汹れ`者
?、弑娙似ブ?/p>
?、嘀x又何知
?、崆遗e世譽(yù)之而不加勸
?、廪梢灾湃f里而南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3.對下列文化常識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適莽蒼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農(nóng)歷每月的二十九和農(nóng)歷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氣之辯”之中的“六氣”是指陰、陽、風(fēng)、雨、晦、明。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A.而后乃今將圖南 B.不過數(shù)仞而下
C.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 D.順流而東也
5.下列各句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眾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C.雖然,猶有未樹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閱讀鑒賞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住地)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拘限)于時也;曲士(鄉(xiāng)曲之士,指孤陋寡聞的人)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傳說中的海水排放處)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盡);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存在)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蟻穴)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tí)米之在大倉乎?號(稱呼)物之?dāng)?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籌劃),三王之所爭(指爭奪天下的戰(zhàn)事),仁人之所憂,任士(擔(dān)負(fù)職務(wù)的人)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6.下列對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 爾:你。
B.觀于大海,乃知爾丑 丑:丑陋。
C.此其過江河之流 過:超過。
D.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多:稱贊。
7.下列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伯夷辭之以為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B.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學(xué)不可以已
C.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D.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8.對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傥查傂怪?②方存乎見少 ③篤于時也 ④仲尼語之以為博 ⑤順流而東行 ⑥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⑦上食埃土 ⑧填然鼓之 ⑨七十者衣帛食肉
A.①/②④/③⑧⑨/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翻譯下面的句子。
(1)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dāng)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dāng)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dāng)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為劍。”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莊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
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shè)戲請夫子。”
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教劍。”莊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
王曰:“愿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jì)。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biāo)臅r,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
(選自《莊子•說劍》,有刪節(jié))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 謀:為……謀劃。
B.請治劍服 治:備辦。
C.莊子入殿門不趨 趨:小步快走。
D.王乃校劍士七日 校:使……較量。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
A.日夜相擊于前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 B.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 D.太子乃與見王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12.下列句子中直接記述莊子言行機(jī)智的一組是( )
?、偾f子當(dāng)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③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④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⑤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⑥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3.下列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莊子劍術(shù)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擊殺一人,奔走千里銳不可當(dāng),因此趙文王稱之為“天下無敵”。
B.莊子采用比喻、夸張、對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勸諫趙文王。
C.莊子說,劍有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三種,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而不是庶人之劍。
D.《說劍》這篇文章,主旨是勸說趙文王不要爭斗,反映了莊子清靜無為的思想。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
(2)趙國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1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對畫線處進(jìn)行調(diào)整,使句子語意連貫,句式協(xié)調(diào)。(字?jǐn)?shù)不得增減)
莊子①像水一樣冷靜,又像火一樣熱烈。幾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受了他的影響,一方面疾惡如仇,嬉笑怒罵;另一方面卻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風(fēng),一彎明月。他那②文筆的恣肆,寓言的生動,深刻的思想,更是時時令人擊節(jié)贊嘆。
修改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下面一則寓言故事,寫出自己的感悟。
淄水河畔,有一個泥塑的人偶和一個木雕的人偶。一天,木偶帶著嘲笑的口吻對泥偶說:“你原本是淄水西岸的泥土,人們把泥土揉起來捏成了你。別看你現(xiàn)在有模有樣,神氣十足,等八月一到,大雨嘩嘩而下,淄水一下子猛漲起來,你很快就會被水泡成一堆稀泥了。”那泥偶并不在意,它以十分嚴(yán)肅的口吻對木偶說:“既然我是用淄水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沖得面目全非,變成了一堆稀泥,也只是還我原來面目,讓我回到淄水西岸罷了。而你倒是要仔細(xì)地想一想,你本來是東方的一塊桃木,后來被雕成了人偶。一旦到了八月,大雨傾盆而下,引起淄水猛漲,波浪滾滾的河水將把你沖走。那時,你只能隨波逐流,不知會漂泊到什么地方。老兄,你還是多為自己的命運(yùn)操操心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寓言以生動的內(nèi)容展現(xiàn)了普遍的生活哲理,因此成為了廣受歡迎的一種文學(xué)樣式。請你創(chuàng)作一則寓言故事,表達(dá)“誠信”這一主題,字?jǐn)?shù)300左右。
《逍遙游》練習(xí)答案:
基礎(chǔ)積累
1.mínɡ kūn tuán è tiáo xuè chōnɡ yàn huì ɡū línɡ shuò
wū
2.(1)冥 溟 海 (2)知 智 智慧 (3)已 矣 了 (4)而 耐 能力
(5)辯 辨 區(qū)別 (6)辯 變 變化 (7)有 又 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反
返 返回
3.(1)名詞作動詞,向南飛 (2)名詞作動詞,向上飛 (3)名詞作動詞,落下來 (4)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到來
(5)形容詞作名詞,郊野景象,指近郊
4.(1)海動 (2)游動的霧氣 (3)很飽的樣子 (4)指四季 (5)一般人 (6)雖然這樣 (7)無功利
5.(1)、(2)、(3)是判斷句。(4)、(5)是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6)、(7)、(8)、(9)、(10)是賓語前置句。(11)是省略句,“翱翔”后省略“于”。(12)是省略句,“游”后省略“于”。
6.戰(zhàn)國 33 7 15 11 無為而治
7.(1)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行比一鄉(xiāng) 德合一君 而征一國者 (3)神人無功 圣人無名
文本研讀
(一)1.(1)遷移 (2)環(huán)旋著往上飛
(3)離開 (4)堂上低洼之處 (5)憑
2.C 解析:C項中的“其”用在選擇句中,表示選擇,“是……還是……”。A、B、D三項中的“其”均是代詞“它”,代指“鵬”。
3.(1)天色深藍(lán),是它的真正顏色呢?還是因為天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
(2)(鵬鳥)背負(fù)著青天,沒有什么能阻礙它的了,然后才計劃向南飛去。
(二)4.(1)功效,這里是“勝任”的意思 (2)合 (3)信,這里是“取信”的意思 (4)沮喪 (5)憑借
5.D 解析:D項中的“然”是指示代詞,這樣;A、B、C三項中的“然”是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6.C 解析:例句是賓語前置句,A、B、D三項都是賓語前置句,C項是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
能力提升
1.C 解析:“絕”應(yīng)為“直上穿過”之意。
2.B 解析:①③⑥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④⑤用于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不譯;⑦⑨是人稱代詞“他”;⑧是指示代詞“此”;⑩是動詞“到”。
3.B 解析:“農(nóng)歷每月的二十九”應(yīng)改為“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4.C 解析:C項,“致”為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到來。A、B、D三項均為名詞作動詞,分別解釋為:向南飛、落下來、向東流。
5.D 解析:A項“眾人”,古義為“一般人”;今義為“大家,許多人”。B項“果然”,古義為“很飽的樣子”;今義為“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C項“雖然”,古義為“雖然這樣”;今義為“轉(zhuǎn)折關(guān)系連詞,用于上半句”。
(一)6.B 解析:依據(jù)文意可知,“丑”是見識淺薄的意思。
7.C 解析:A項中的兩個“辭”意思分別是“辭讓/托辭”,B項中的兩個“可以”意思分別是“可以與它/可以”,C項中的兩個“猶”都是“就像”的意思,D項中的兩個“見”意思分別為“所見的/被”。
8.B 解析:①使動用法,②動詞作名詞,③形容詞作動詞,④形容詞作名詞,⑤⑥⑦名詞作狀語,⑧⑨名詞作動詞。
9.(1)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wù)撽P(guān)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2)居在九州內(nèi)的人,都是靠谷物生存、靠船車來往的,人只是九州中的一種。
參考譯文:渤海神若說:“對井里的蛙不可與它談?wù)撽P(guān)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wù)撽P(guān)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wù)撽P(guān)于大道理的問題,是由于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流出來,向大海觀看,才知道你的淺陋,這就可以與你談?wù)摯蟮览砹恕L煜碌乃?,沒有比海更大的了。萬千條江河歸向大海,不知什么時候停止而它不滿盈;尾閭排泄它,不知什么時候停止而它不虛空;春天、秋天它沒有變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這表明它的容量超過長江、黃河的容量,不可計數(shù)。但是我未曾借此自我夸耀,因為自以為列身于天地之間,從那里汲取陰陽之氣,我在天地里面,猶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樣,正存有自己所見很少的想法,又怎么會自我夸耀呢?計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間,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澤里嗎?計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小米粒在大倉里嗎?世人們常稱事物的數(shù)量叫做萬物,人類只是占其中的一類。居在九州內(nèi)的人,都是靠谷物生存、靠船車來往的,人只是九州中的一種。這表明人與萬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馬體上嗎?五帝所籌劃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擔(dān)憂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賢人所勞碌的,全不過如此而已。伯夷以辭讓君王位置而博得名聲,孔子以談?wù)撎煜露@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剛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樣嗎?”
(二)10.A 解析:A項,“謀”應(yīng)為“有所圖謀”之意。
11.C 解析:C項兩個“而”均為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A項前一個“于”為介詞,在;后一個“于”為介詞,到。B項前一個“之”為代詞,指擊劍這件事;后一個“之”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D項前一個“與”為介詞“跟(莊子)”;后一個“與”為動詞,親附。
12.D 解析:解答該題可以使用排除法。①是別人引薦莊子的話,故排除A、B兩項。②是說莊子拒絕厚禮,并不能直接體現(xiàn)莊子的言行機(jī)智,故排除C項。
13.B 解析:A項只是莊子的說法,不一定是事實。C項正確的說法應(yīng)是“莊子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庶人之劍”。D項對本文主旨理解有誤。主旨應(yīng)是勸說趙文王要在其位謀其政,做君主應(yīng)做的事。
14.(1)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斗劍的喜好。
(2)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3)您歇著吧,到館舍等待命令。
參考譯文:當(dāng)年趙文王喜好劍術(shù),擊劍的人蜂擁而至,門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趙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試劍術(shù),死傷的劍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趙文王喜好擊劍從來就不曾得到滿足。像這樣過了三年,國力日益衰退,各國諸侯都在謀算怎樣攻打趙國。太子悝十分擔(dān)憂,征求左右近侍說:“誰能夠說服趙王停止比試劍術(shù),(我就)贈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說:“只有莊子能夠擔(dān)當(dāng)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攜帶千金厚禮贈送給莊子,莊子不肯接受。跟隨使者一道前往,會見太子說:“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斗劍的喜好。假如我對上游說趙王卻違拗了趙王的心意,對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會遭受刑戮而死去,我哪里還用得著這些贈禮呢?假如我對上能說服趙王,對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說:“是這樣。父王的心目中,只有擊劍的人。”莊子說:“好的,我也善于運(yùn)用劍術(shù)。”太子說:“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會見趙王,事情一定會弄糟。”莊子說:“請讓我準(zhǔn)備劍士的服裝。”三天以后劍士的服裝裁制完畢,于是面見太子。太子就跟莊子一道拜見趙王。
莊子不急不忙地進(jìn)入殿內(nèi),見到趙王也不行跪拜之禮。趙王說:“你想用什么話來開導(dǎo)我?”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好劍術(shù),特地用劍術(shù)來參見大王。”趙王說:“你的劍術(shù)怎樣能遏阻劍手、戰(zhàn)勝對方呢?”莊子說:“我的劍術(shù),十步之內(nèi)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人阻留。”趙王聽了大喜,說:“天下沒有誰是你的對手了!”莊子說:“擊劍的要領(lǐng)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jī)可乘之處引誘對方,后于對手發(fā)起攻擊,同時要搶先擊中對手。希望有機(jī)會能試試我的劍法。”趙王說:“您歇著吧,到館舍等待命令。我將安排好擊劍比武的盛會再請先生出面比試。”
趙王于是用七天時間讓劍士們比武較量,死傷六十多人,從中挑選出五六人,讓他們拿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趙王說:“今天可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shù)了。”莊子說:“我已經(jīng)盼望很久了。”趙王說:“先生所習(xí)慣使用的寶劍,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的劍長短都適應(yīng)。不過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作些說明然后再進(jìn)行比試。”
趙王說:“愿意聽聽你介紹三種劍。”莊子說:“有天子之劍,有諸侯之劍,有百姓之劍。”趙王說:“天子之劍怎么樣?”莊子說:“天子之劍,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靠五行來統(tǒng)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斬斷地紀(jì)。這種劍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諸侯,使天下人全都?xì)w服。”趙文王聽了茫然若有所失,說:“諸侯之劍怎么樣?”莊子說:“諸侯之劍,拿智勇之士做劍尖,拿清廉之士做劍刃;對上效法于天而順應(yīng)日月星辰,對下取法于地而順應(yīng)四時序列,居中則順應(yīng)民意而安定四方。這種劍一旦使用,四境之內(nèi),沒有不歸服而聽從國君號令的。”趙王說:“百姓之劍又怎么樣呢?”莊子說:“百姓之劍,全都頭發(fā)蓬亂、鬢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氣喘語塞。相互在人前爭斗刺殺,上能斬斷脖頸,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雞沒有什么不同,一旦命盡氣絕,對于國事就什么用處也沒有。如今大王擁有奪取天下的地位卻喜好百姓之劍,我私下認(rèn)為大王應(yīng)當(dāng)鄙薄這種做法。”
趙文王于是牽著莊子來到殿上。廚師獻(xiàn)上食物,趙王繞著坐席慚愧地繞了三圈。莊子說:“大王安坐下來定定心氣,有關(guān)劍術(shù)之事我已啟奏完畢。”于是趙文王三月不出宮門,劍士們都在自己的住處自刎而死。
語言表達(dá)
15.參考答案:①像火一樣熱烈,又像水一樣冷靜
?、谖墓P的恣肆,寓言的生動,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筆,生動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解析:①下文“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前一分句闡釋的是“像火一樣熱烈”,后一分句闡釋的是“像水一樣冷靜”,所以①處兩句話的語序應(yīng)互換,以保持上下文語意的照應(yīng)。②三個短語各自內(nèi)部的語序要么全都是前面提及某一方面,后面揭示其特點;要么相反,以保持三個短語格式協(xié)調(diào)一致。
16.答案示例: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聰明人”,在嘲笑別人的時候,應(yīng)該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謙虛謹(jǐn)慎,使自己進(jìn)步得更快。
解析:根據(jù)寓言寫感悟,實際上需要進(jìn)行“個性”解讀,要明確寓意的批評性,要有一定的警示色彩。然后根據(jù)兩個“人偶”的對話,即可得出恰當(dāng)?shù)慕Y(jié)論。